一、海子:“抵达元素”的诗人 今年是2009年,二十年前的3月26日,一个中国诗人在山海关附近的一段慢车道上卧轨自杀。这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短暂的一生创作了二百多万字令人惊叹的诗歌、诗剧等作品,这些文字饱含生命的激情、爱的挣扎、对苦难的担当、对永恒的热望,这个人的一生是用自己的性命在写作,亦如他自己所言,他的写作犹如凡·高的绘画,是“从地下强劲喷出的/火山一样不计后果的”(《阿尔的太阳——给我的瘦哥哥》),在这种“不计后果”的写作中,他走到了尽头。 陈超在一篇文章里说到他有一次到山区看望教育实习的学生。当他走进太行山褶皱里一所中学,“听到高一年级教室传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琅琅的诵诗声”。“海子的诗歌入选中学《语文》必修课本已近十年。现在,海子已成为继朦胧诗之后当代最有影响的一位诗人(不是‘之一’),他的诗作得到了精英知识分子与大众的一致认可,甚至跨出文学领域,他成为人文知识分子们‘回忆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的一只精神屋宇尖顶上的‘风信鸡’。无论是出于对现实焦虑的曲折的宣泄,还是精神文化意义上的怀旧,海子都成为非常重要的精神镜像或参照”①。《天涯》主编李少君来武汉,也说到海南很多楼盘都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广告语。安徽的批评家杨四平也说到,安徽师范大学校门口即有楼盘曰“春暖花开”……今天,这个人及他的诗,在这个时代的影响力可能已无处不在了。 大约从1993年左右我开始真正热爱现代汉语诗歌起,海子是我读得较多的诗人之一。“我看见了天堂的黑暗/那是一万年抱在一起”②、“诗歌的金弦踩瞎了我的双眼/我走进比爱情更黑的地方”(《太阳·诗剧》之《司仪(盲诗人)》)、“我的名字躺在我身边/像我重逢的朋友/我从没有像今夜这样珍惜自己”(《失恋之夜》)……海子给了我许多印象深刻的诗句(那些众人熟悉的这里我就不列了),每个喜欢海子的人都知道在他那里有无数优美的诗句。他的诗一度和里尔克、卡夫卡、T.S.艾略特、鲁迅等人的作品一起,给了我们(一些爱好文学的兄弟)一段难忘的在文学中悲喜交集的岁月,他们的言语一度代替我们自己说话。
当年的油印诗集《小站》 我越来越体会到诗人西川说的一些话并不过分:“海子是一个天才”、“仿佛沉默的大地为了说话而一把抓住了他,把他变成了大地的嗓子”、海子的诗句是“抵达元素的”(西川:《怀念》,1990年2月17日)。骆一禾说海子“近300首抒情诗是具有鲜明风格和质量的,堪称对中国新诗的贡献”③,这话也不过分。当然,我也知道很多人有反对意见,有人就认为“海子是小农社会最后的才子之一”、“把在青春期所能想到的一切谵语都写下来。而在一个成熟的诗人那里,这些都被沉默省略掉了。……海子缺乏对事物的具体把握能力。他看见整体而忽略个别的、局部的东西”④。有人说,“海子的写作就是典型的拒绝了身体的写作……在海子的诗歌中,你几乎读不到任何尘世的消息,你从中也看不出他是一个在我们时代生活过的人……他的诗歌大多只关乎他的幻想,很少留下他身体生活的痕迹”⑤。有人说“海子乌托邦式的青春抒情,离自己肉体的真实感越来越远”⑥,也有人认为海子的短诗还可以,长诗则不值一读。这些意见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应当说其中不乏对海子诗歌的误解和对海子的诗歌写作方式的偏见。 二、《小站》:海子第一本诗集 海子第一本诗集名《小站》⑦,而海子自杀,也选择了一个闪着寒光的铁轨茫然地连接远方的小站,“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远方》),没有盼望的海子黯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海子这本诗集的命名让人浮想联翩,它至少让我想起T.S.艾略特长诗《四个四重奏》之组诗《东科克》,此诗开头就是——“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而最后一句则是“在我的结束中是我的开始”⑧。海子以《小站》开始、在“小站”结束的一生,似乎验证着这些话。 不过,在2009年4月份之前,人们对这本诗集并未给予多少关注⑨。在此前所有海子诗集、诗选中,人们几乎忘了此集的存在。海子去世后,他的生前好友、诗人西川作了“痛苦且漫长”的“编辑《海子诗全编》的工作”⑩,这一辛劳工作的成果便是《海子诗全编》(以下简称《全编》)在1997年2月的出版,这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件大事,许多喜爱海子的人从此有了比较完整地研读海子诗文的第一手资料。西川先生在他卓越的诗歌写作之外,还为我们做了这样一件如此重要的工作。在《全编》的《编后记》里,西川有这样一段话:“本书基本上反映了海子的创作历程。海子一生自行油印过八册诗集,它们是《小站》(1983)、《河流》(1984)、《传说》(1984)、《但是水、水》(1985)、《如一》(1985)、《麦地之瓮》(1986,与西川合印)、《太阳·断头篇》(1986)、《太阳·诗剧》(1988),其中《小站》、《如一》、《麦地之瓮》为短诗集。此外,海子在1988年还与《太阳·诗剧》同时油印过《诗学·一份提纲》。本书‘短诗(1983-1986)’部分收入了《河流》、《传说》中的所有短诗和《如一》、《麦地之瓮》中的大部分诗篇;由于《小站》属少年之作,本书只收入了其中的《东方山脉》。”
海子手迹 尽管在《全编》面世之前,市面上的海子作品还有单行本《土地》和周俊、张维编的《海子、骆一禾作品集》(南京出版社1991年版),后来人民文学出版社“蓝星诗库”丛书1995年出版了《海子的诗》。但随着《全编》的出版、发行和传播,《土地》和《海子、骆一禾作品集》似乎只剩下版本价值,因为海子的诗作在很多人看来已经被《全编》悉数收入。而《海子的诗》,则更像是海子诗歌的便携本,对于大多数喜欢海子的人和研究者来说,还是以拥有《全编》为满足。《全编》之后,中国出现了数本海子诗作选,这些选本绝大多数以《全编》为范围,所选作品几乎很少有超出《全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