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鲁迅的方式理解鲁迅 姜异新 您还记得第一次阅读鲁迅是什么时候吗?最初的阅读体验是什么? 张旭东 我识字读书的“发蒙”期在“文革”期间,那时家里除“马列毛选”和一些零星的世界文学名著外,就是一些鲁迅作品的单行本或选集,所以在小学期间就接触到鲁迅的文字。除了听大人们谈话中常常引用鲁迅的语句外,自己最早看懂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样的散文。那个时候的文化环境相对单调,没有影视和网络,所以读鲁迅也带有一种自我强迫的味道。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都这样。这是那时教育的特殊之处。现在的孩子读物太多了,往往湮没在过量信息之中,让他们自然地被鲁迅吸引,肯定比以前困难。 姜异新 您认同鲁迅是可信赖的心灵对话同伴吗?如果是,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由对其被动接受转为精神对话的? 张旭东 心灵对话的同伴倒谈不上,或者说我们这一代人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许多心灵对话的同伴。在整个80年代,对我来说,中国现代文学并不特别吸引人。1977至1978年我正处在高小、初中阶段,是求知欲最强的时候,当时世界文学经典逐渐开禁,所以阅读文学名著,是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经历的一个组成部分。后来我在美国读研究生院,与欧美同学聊,发现他们的阅读面和对文学经典的熟悉程度都比较有限。他们从来都不缺少书,但他们还有各种各样别的爱好,从发展心理学上来讲是健康、平衡的成长。而我们处在一个被筛选过了的文化环境里面,能接触到的都是经典,没有太多别的分散精力的东西,想看“庸俗”的东西也没有,只有最“高雅”的。自己的口味和标准在相当程度上是被当时所能接触到的世界文学和古典文学经典塑造的;进入80年代后,又增加了一些欧美现代派,如福克纳、艾略特、卡夫卡等等。所以在审美和知识层面上,我也许从来没有有意识地把鲁迅作为一个精神参照系,更没有把他当作一个绝对标准。可以说,我有时候把鲁迅置诸脑后,甚至想把他忘掉。但鲁迅却以他独特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回到我面前。 80年代“文化热”期间,北大校园里喜欢文学的学生风气,基本上比较轻视中国现当代文学,觉得当代不如现代,现代不如古代,中国不如西方,很多话题、思路和口味是从阅读西方文学开始的。这个文化大势对狭义的阅读鲁迅也许是不利的,可以说,他被边缘化、掩盖和遗忘了。但在更基本的文化意识和思想倾向上,那些更注重阅读西方文学和西方哲学思想的人,相当一部分还是把鲁迅引为精神同类,在这一点上,刘小枫早年对鲁迅的“全盘否定”并不是主流。至少鲁迅曾希望年轻人“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鲁迅当然是现代中国作家里最西化的一个,无论就他的孤独感、悲剧意识、“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个体意识乃至尼采式的批判姿态,还是就他早年的自然科学、工程和西医训练,他的外语能力和阅读面,或他对西方文学风格题材的熟悉和驾驭能力来说,他的“西化”程度远在那些攻击过他的“正人君子”、留学生教授、或“洋场西崽”之上。鲁迅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同“五四”启蒙精神和80年代“新启蒙”意识形态都有深层的重合。 更重要的是,鲁迅所谓的少读或不读中国书,不是在文化和价值上放弃中国、追随西方或以西方为代表的“普世价值”,而是完全基于对中国的考虑,是为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而少读或不读。这一点同80年代甘阳提出的“西学讨论是当代中国文化意识的一部分”这个思路是一致的。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即便在“欧风美雨”的80年代,在所有中国现代作家当中,鲁迅是惟一一个让人无法忘却的精神存在,变成了一种抹不掉的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由于我在求学时代一直是“心有旁骛”甚至“心不在焉”地读鲁迅,所以对这最后一点体验特别深。 后来我就想,为什么鲁迅想忘掉都忘不掉?用一些未经反思的标准衡量,他也许谈不上是个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哲学大师,但他的确给人一种力量,能够在你接受西学的过程中,不断出来发言,让你感到这个东西现代中国人也写过,也想过,也体验过,也曾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时代记录。80年代前期我在北大中文系上本科,既在翻译本雅明,也在读鲁迅。那时候最令人产生某种虚无感的东西,并不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如何落后,西方的理论多么发达、表述多么精妙,而是西方人在体验和思辨层面上抵达过的边界,完全在我们的经验之外;他们想过的一些问题,我们根本就没想过。这对80年代有学术抱负的学生心理震撼很大。卡夫卡写的东西、意识流、《荒原》这样的文本在中国现代文学里面根本找不到。即使找到也是很皮毛、很零碎、表面模仿实验的东西,比如新感觉派、象征主义等。对于这样总体性的时代焦虑和文化焦虑加之于文学的紧张感来说,沈从文式的乡土或张爱玲那样的阴柔都显得有些无关痛痒。但鲁迅就让人感觉到,很多地方他也曾到达,而且是在现代中国的特殊经验中、以他自己独特的方式达到一种存在的和价值的确定性,一种哲学上的张力和创造性:所有这些大问题,他都在他生活世界的具体性中想过了,写出来了。这就是最高意义上的诗。这不是模仿,而是基于真实生存的创造,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所以鲁迅的形象无论怎么曲折深刻复杂,最终却总是明晰的、单纯的,带有一切明晰单纯的思想特有的强度。鲁迅笔下许多表述、意象、语言、说法,给人思想上的震惊和文学上的紧张感,几乎是过去一百年来中国人惟一能拿出来和现代西方文学的高峰相提并论的东西。这在80年代文化氛围里是一个异数。鲁迅就是这样成为一种证明,一种支撑,一种激励。当然这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点一点被意识到的。也可以说,这是潜意识逐渐明晰化、表面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