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离开人世30年了,但对郭沫若的评价非但未能盖棺论定,反而是分歧越来越大。近年来,互联网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民间声音的渠道。从网上看,对郭沫若的议论呈现出截然相反的两种评价。这些帖子有时候像是辩论赛:“正方”称郭沫若是“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反方”说他是“卑鄙无耻的小人”;“正方”说他“学识渊博”,“反方”说他“不学无术”;“正方”说他“名副其实”,“反方”说他“徒有虚名”;“正方”说他是“盖世奇才”,“反方”说他是“投机分子”;拥护者骂对方无知、愚蠢,根本没资格对郭沫若说三道四,反对者则骂对方“为无耻之徒辩护”。 对一个人的评价,反差如此之大,是比较少见的。但是,在郭沫若身上出现这种情况却是不奇怪的。 首先是由于郭沫若作为“球形天才”的丰富性。郭沫若是具有多种身份、多重角色、多种价值构成的多侧面人物。在网络的争辩中,不同意见的对立往往看到的是郭沫若的不同侧面,而每个人心目中的郭沫若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认为郭沫若是诗人,有的恰恰认为他的诗作不成功,认为历史研究是郭沫若的本行;有的认为他主要是政治家,有的认为他主要是书法家,还有的认为郭沫若主要是科学家,等等。 此外,在不同的话语系统中,对郭沫若也存在着不同的解读。在大陆官方话语系统里,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1]。在民间话语系统里,郭沫若则是“流氓+才子”的形象。在精英话语系统里,由于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大陆学者偏于肯定,台湾学者偏于否定[2]。表面来看,只要不带偏见,这只是不同的人对郭沫若见仁见智的分歧。仔细考察,则是因为对具有多种身份、多重角色、几多变化的郭沫若形象,人们只能看到其有限的某个或某几个侧面。 其次是由于郭沫若“时而是巨人、时而是庸人”的矛盾性。狄德罗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体,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3](P27)贤如世界级大文豪歌德,也不能避免“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4](P256)。郭沫若也是这样,有时很伟大,有时也很平庸。他既有许多非凡的成功业绩,也确有一些不成功之处。比如,他写过很多很好的诗篇,也写过很多很不好的顺口溜。赞美郭沫若的人说他的诗如何好,贬低他的人举出他的顺口溜说如何不好。总之,争辩双方一边抓住了郭沫若的伟大,另一边抓住了他的渺小。其实,对郭沫若来说,只看到他成功与不成功的任何一面都是不够的。 在此,笔者希望向人们展示郭沫若身上具有的一些前人或忽略、或误读、或曲解、或当成无关紧要的东西,或许正是这些东西,才使郭沫若成为具有典型性的“这一个”。 一、冒险家的子孙 1934年12月6日,鲁迅在写给孟十还的信中说:“《战争与和平》我看是不会译完的,我对于郭沫若先生的翻译,不大放心,他太聪明,又太大胆。”[5](P276)鲁迅料事、看人极准。果然,郭沫若没有把《战争与和平》译完。而鲁迅对他“太聪明,又太大胆”的评价被很多人认为是一语中的,或有同感[6](P56)。无论把郭沫若的“聪明”和“大胆”理解成优点还是缺点,这委实是郭沫若的突出特点。郭沫若事业的轰轰烈烈,从主观因素来看还真与他的聪明和大胆分不开。 郭沫若的聪明是众所周知的,连他的仇敌都称他为才子,主要是说他罕见的敏捷才思。“太聪明”是天赋,可能是没法研究的。郭沫若的“太大胆”,应是能够把握的。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或许能够揭示郭沫若为人和为文的诸多秘密,而这恰恰是前人忽略了的地方。 50岁以前的郭沫若,胆子大得出奇。他的成功与失败大多与他的大胆有关,他的名气更是与他的大胆密不可分。例如,在学术研究上,他敢于大胆假设,还敢于大胆求证。他不畏权威,甚至专爱挑战各界名流。郭沫若本人也把“勇气”看做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东西。他曾为李门题词:“勇气和专精,是成功的最大要素。” 郭沫若为什么这么大胆?究竟是他先天如此,还是后天造就的?抑或是先天秉性加后天影响的结果?前人研究郭沫若从来没有忽视郭沫若对自己家庭的回忆,涉及郭沫若的早期经历无不引用郭沫若自传的《我的童年》。需要说明的是,就目前国内出版的郭沫若传记及相关成果来看,这些成果所关注的东西与郭沫若所关注的东西并不吻合。前人关注的目光主要聚焦在郭沫若童年的两个方面:一是母亲对郭沫若的文学启蒙,二是家塾学习给郭沫若打下的文化功底。这种“聚焦点”的相似,无非是预设了相似的研究结论或研究目的,说明这两个方面如何是郭沫若日后成为文化巨匠的重要铺垫。 郭沫若则不同。他最想告诉读者的非但不是他从小与“善”的联系,而且是他与“恶”的渊源。郭沫若的自传一上来就告诉我们,他的故乡和家庭与“黑道”的密切关系。其中暗含着一个他与众不同的重要信息:郭沫若的血管里流淌着冒险家的血液。 从已有资料来看,郭沫若曾祖父就开始经营私盐[7]。自古经营私盐违法,敢为者,必是胆大之人。郭沫若的祖父曾经掌管当地的哥老会,在江湖上人称“金脸大王”,名震铜、雅、府三河(即大渡河、青衣江、岷江)[8](P23)。郭沫若的父亲做生意,主要经营鸦片烟和卖酒[8](P26)。郭沫若回忆自己家庭的第一件事就是,其父亲倒卖的鸦片烟如何被土匪劫走,后来土匪又如何乖乖地把人送了回来[8](P17)。这一方面说明土匪对郭家如何敬畏,另一方面说明郭沫若的父亲在从事暴力和极具风险的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