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学的“工农兵方向”。他说“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①。《讲话》的精神规定了新中国成立后文学的方向,并且解放区的创作实践成为新中国文学创作的主要规范。周扬说:“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解放区文艺工作者自觉地坚决地实践了这个方向,并以自己的全部经验证明了这个方向的完全正确,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②雪苇对《讲话》的阐释使文学的工农兵方向更加清晰,他的《论文学的工农兵方向——读“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1952年由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版权页上,写着1949年12月海燕第一版上海印0001—3000册,1951年5月第四版上海印7001—9000册,1952年8月新一版上海印9001—12000册,可见其发行很广,并且很受重视。雪苇说:“其实,为赵树理们所努力实践的文学方向,并不是简单的‘农民文学’,而是意味了中国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学在今天发展的主导方向,这里包含着一个文学写作的方向。因此,它就不是走向现有的、‘反叛的小资产阶级后暴露的作品’——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的文学之复原,而是从‘五四’传统走向新的领域之突进,为‘五四’文学传统的新发展,是从实践上解决我们过去久已要求解决而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③显然,“工农兵方向”并不简单地就是“工农兵文学”,这一方向本身已经超越了其狭义的能指义,而指向一个不同于以往(突破“五四”的文学传统,尤其是不同于小资产阶级的创作)的新的方向。 为了实践《讲话》的“工农兵方向”,出版社开始出版一系列的“工农兵丛书”。其中1947-1952年出版了一系列“工农兵丛书”,这是第一波的实践,1958-1959年又大规模地出版了一系列的“工农兵丛书”,这是第二波的实践,本文在此就第一波的实践情况,详细考察其出版实绩,从而进入到对文本及其文体的分析,并且探讨这些丛书出版的意识形态含义。 一、出版实绩 1947年冀南书店出版了一套“工农兵丛书”,约有七种,见下表:
从题目就不难看出一本书的主题,都是当时的主流话语,如“翻身”、“破除迷信”、“妇女解放”。接着,上海群益出版社于1950年出版了“工农兵文艺丛书”,约8种,见下表: 三联书店从1950-1951年出版了“工农兵文艺丛书”,约48种⑤,见下表:
三联书店编审部在为“工农兵文艺丛书”写的序中说: 我们为了供给工农兵大众以他们自己能读能唱的通俗文艺读物,并便于通俗文艺的作者们互相观摩研究,就编印了这一套“工农兵文艺丛书”。 本丛书内容,以描写工农兵思想、生活、典型人物、模范故事、英雄事迹为主。表现形式有剧本、唱词、故事、通讯等,要能使工农兵大众读得出、听得懂;使一般读者欢喜看、看了能得到益处。 本丛书底作者,有通俗文艺作家、诗人、说书专家、和一部分工厂、农村、部队文艺工作者。他们底作品,多半经过了演、唱,在群众中发生了比较好的影响与效果。 我们选稿的标准,是政治性与艺术性并重。每篇作品,最低限度要能起到反映现实、指导现实的积极作用。⑥ 这个序言大体表述了当时诸多“工农兵丛书”的特征。书中的主人公是工农兵,作者也有很多是工人、军人,并且表现形式多样,有很多是民间的艺术形式,如民间故事、鼓词、相声、说书、秧歌短剧等等。这打破了“新文学”以来的文体秩序,即以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为主的文学体裁,是规范何为文学的标准,如果说刘禾在分析现代文学时所说:“民族国家文学不仅为现代文学史的写作打上了自己的戳记,而且还渗透了古典文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以文类为例,当古典文学作品被划入‘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这些现代西方文学史的范畴时,汉语的写作和阅读实践就已经被‘国有化’和‘现代化’了。”⑦那么,作为文学的方向的“工农兵方向”的创作实践是在力图重新创建一种新的民族国家的文学,用这种新的写作手法不仅去规范古典文学文学作品,而且也规范“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还有处在将来时态的文学。 上海广益书局于1951年开始出版“工农兵故事丛书”,这套丛书历时三年,编者都为朱泽甫,具体出版情况见文后列表。这套丛书写的都是真人真事,每篇作品的开头都会有作品主人公的照片,然后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最短的篇幅介绍这个英雄人物的事迹,让人在横断面的速写中看到这个人物的精神,如《人民的花木兰郭俊卿的故事》、《战斗英雄王学智的故事》等。编者朱泽甫说“工农兵故事丛书”的编写大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