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生教育在美国国家战略中的地位 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迅速和复杂的变化,英国高等教育院高级顾问Norman Jackson曾指出,“人要在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和不可预知的世界上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创造力”[1]。欧洲大学委员会2007年《高等教育中的创新能力》研究报告也指出未来的复杂问题不能通过“书本知识”来解决,而必须由具有创造性、前瞻性、敢于质疑、能应付不安全和不确定性的个人或群体来解决。 创新能力是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教育家、律师、工程师或欲从事其他学科或领域工作的高级人才不可或缺的素养,而研究生教育是培养这些高级人才的摇篮,因此使学生变得有创造性是研究生教育的职责所在。当前,各国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视已经升级到全球范围内战略合作的程度。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高等教育体系令世界称羡,卓越的研究生计划培养出世界上最有才华的学生,有力地保证了美国创新力和创造力的世界领先地位。现今,美国已察觉到欧洲吸引国际留学生的条款变得越来越诱人,中国、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也在加大投入提高大学水平,以争夺国际优秀生源。为了确保美国的竞争力,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2007年发布了《研究生教育:美国竞争力和创新的支柱》的报告,指出“美国正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我们再也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美国在创新和竞争力方面会持续处于领先地位,我们面临着失去受过高度训练的劳动力的危险,而这对维持我们经济的领导能力非常重要……”[2]报告旨在敦促决策者、商界领袖和高等教育官员团结一致,关注研究生教育并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来提高美国的创新力和国家安全。 正因为美国极其重视研究生教育,把其发展放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规模也最大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据美国普查局最新统计资料,2006年美国授予硕士学位574618人,博士学位52631人[3](我国2006年授予硕士学位21.97万人,博士学位3.62万人[4])。 二、美国文科研究生培养目标 在美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硕士教育的目标正在从学术型人才转向各学科/行业高层次专业人才。如今,硕士只是一个过渡学位,硕士毕业生要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要么毕业后在相关行业就业,成为非学术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而研究型、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博士教育的责任,博士毕业生将成为所在学科领域未来的学者、学术和研发的骨干力量。文科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人文、社科、艺术和教育领域培养学者,所以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高校和研究所,据2006年美国博士调查资料统计,2006年毕业的教育学博士和社会科学博士在学术部门就业的比例分别是53.2%、62.4%,人文学科的博士在学术部门就业的比例更是高达85.2%。(见表1)。 三、美国大学如何培养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结合美国文科研究生的培养特点,本文主要从招生机制、导师、课程与教学几方面来分析美国大学培养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招生机制 1.双向选择,重在考察综合素养和研究潜力 美国各大学招录研究生,只将GRE和TOEFL考试作为基本要求。招生人员通过研究生入学申请材料上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获奖情况、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成绩、教授推荐信、自我陈述、写作样本等对申请者进行综合评定,考察学生的创造性、思辨性、写作能力、研究水平和潜力等综合能力。这种考察综合素养的招生机制有利于选拔出优秀生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美国的招生制度给予申请者很大的自主权,学生可以同时向多家研究生院提出申请,优秀学生往往会被多家院校同时录取,学校为了争取优秀生源,教授会对被录取的学生进行“游说”,而学生可以前往各院校和教授进行面谈,仔细权衡后才最终决定去向。 2.全世界范围内吸引优秀生源 美国大学占据了世界一流大学的绝大部分,在国际公认的代表人类最高科学水平的学术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占其刊发论文总数的40%左右,提供着世界上最高质的教育。美国大学以其绝对的优势,在世界高等教育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大学能够全面与之竞争。正因为如此,美国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继续深造和从事研究的理想国度。然而,2001年的“9.11”世贸恐怖袭击事件以后,美国加强了对学生签证的控制,给国外造成“美国不再欢迎国际研究生”的印象,以至于随后的三年美国国际研究生的入学率连续下降。而同期欧盟国家,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都在大力争夺国际优秀生源。为了吸引国外最优秀的和最聪明的学生,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精简签证程序等。各大学的研究生院更是使出各种各样的招式,甚至从来不愁生源的美国常青藤大学,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也纷纷放下身段展开优秀生源争夺战。经过这些努力,美国国际研究生入学率从2005年开始复苏。据统计,2006-2007年度,美国本土公民和永久性居民的入学年增长率是4%,而外籍学生的入学年增长率高达10%[5]。生源的国际化有利于学生创新潜力的激发,因为不同国籍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才能、兴趣、先前经验和社会文化背景,他们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因而在交互中容易产生思维碰撞,而这种碰撞往往就能产生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