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8-0460(2009)03-0106-08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中,质量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有效发挥的基础。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改革,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三大内容之一。而这个问题也就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所以说,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英国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视举世公认,但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不同社会群体需求,其质量管理体制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究竟是质量管理制度自主变迁的结果还是发展中的被迫调整?是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自发适应社会的需要还是政府社会不断介入和影响高等教育的反映?是未来世界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发展的方向还是英国特殊性的呈现?本文拟回顾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历史发展和概念变迁,分析政策因素影响下不同时期教学科研质量和拨款制度的联系和特点,探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变迁的上述种种的问题,分析未来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发展的方向,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借鉴。 一、概念界定及其发展 在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质量评估、质量保障和质量强化三个质量管理概念,这三个概念的承继发展,构成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制度变迁的三个阶段。 质量评估(Quality Assessment)强调的是指标和标准体系。评估者为了测量和评估被评者的完成水平,将按照预先设定的与目标息息相关的标准进行评估,这个评估有一定的等级和标准,有分数高低之分。质量评估将根据指标和标准对质量高低做出明确的判断,但是单纯的分数和标准化的评估会增加被评者的负担。同时一旦评估规则和标准被掌握,质量分数的高低将变得没有意义,因为评估本身已经不能对质量高低做出区分。 质量保障(Quality Assurance)指的是建立一个持续的可信赖的不断满足目标并能够周期性审查的体系和程序。质量保障强调目标持续性和可信赖的达成。对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而言,外部质量保障着重强调检查和审计高校的质量,以及保证高等学校对自身质量的管理。目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念是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核心概念,事实上,质量保障的核心是指向督促高校更好地进行自我质量管理,其实质在于院校自身的质量监控意识和自我评估。 质量强化(Quality Enhancement)既是质量评估和质量保证的原因,又是质量评估和质量保证的结果。从评分等级的质量评估到检查审计的质量保障,最后将致力于改进质量和进一步调整质量目标。因此,质量强化是质量管理中的最高阶段,通过检查当前质量,设定新的质量目标,执行改进措施,尝试新途径重新检查,重构质量理念,重设质量目标。在英国,质量强化是正在发展中的质量管理理念,现时大部分的英国院校都已经把质量强化理念写入质量管理的政策中去。 在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发展中,质量评估、质量保障和质量强化三者承继出现,但在一定时期又相互并存,三者既互为前后发展关系又相互依存,同时又有各自强调的重点。质量评估是质量保障和质量强化的基础,因为质量评估强调评分的标准式,而质量保障和质量强化都强调个体质量理念和质量监控的发展,但是质量保障是对教育机构过去和现在质量的检查和审核,而质量强化倾向于对质量未来的改进和发展。 1991年,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白皮书在宣告英国高等教育取消二元制、建立一元制的同时,也着重强调教育机构应当承担提高和保证教育质量的责任。从此,英国质量管理体制就开始走入从质量评估到质量保障,再到质量强化的发展历程。①我们从这个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理念变化和调整,发现质量管理如何在大学自治、市场竞争、政府介入三方利益中进行调适,当然这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质量评估:学术本位到政治权力的介入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制的沿革和变迁是高等教育机构在学术、市场、政府三方权力博弈的结果。如果没有走出象牙塔,日益融入社会,那么高等教育的质量将还只是象牙塔内部的学术之争。正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以及全球化趋势的共同影响下,高等教育质量的信任机制失灵,人们的质疑声浪并起,政府为此试图加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监控;而另一方面高等院校也力图维持学术自由和自治,由此带来了高等质量管理的制度博弈和变迁。因此,对英国不同时期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的历史考察,有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了解其制度变迁理念。 传统的英国大学是一种典型的自治组织,大学质量由自己负责。牛津、剑桥等就一直秉承完全独立于外部控制的理念,由于规定了学校的自治权,所以大学可以自由选择师资、学生、课程并授予自己的学位。教师是教学质量保证中的主体,负责选择教材,决定讲授内容及其方法,教授课程,选举系主任、院长和校长,认可学生的学业,并且有权竞选院长或校长。这样,英国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内部质量保证机制,在专业的规划、审批、监控和审查等环节严格把关,并对所授学位的标准与质量负责。多数大学既实行经常的监控,又对各专业进行周期性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