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468(2009)02-0012-09 一、关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调查的基本情况 2006年9月以来,受国务院学位办以及清华大学的委托,我们先后就我国及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状况进行了三次调查,分别是: 1.“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发展状况调查”(国务院学位办委托,2006.09~2007.08)。本次调查采用问卷、个别访谈、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问卷与访谈对象涉及全国9所高校(“985工程”大学5所、“211工程”大学3所、地方重点大学1所)的在校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41家研究生用人单位负责人,以及3个省(区)学位办负责人。高校问卷共发放3500余份,回收2899份,总回收率为82.8%;用人单位问卷共发放41份,全部收回;个别访谈对象主要包括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9名,部分省(区)学位办公室负责人3人;集体座谈对象包括北京地区8家单位的14名专家,其中有研究生院副院长8人,教育学者6人,均为研究生导师。 2.“全国博士质量调查·清华大学案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以及清华大学委托,20007.09~2008.02):本次博士教育质量调查采用问卷、访谈、国际比较相结合的方法。访谈与问卷对象涵盖清华大学除医学院以外12个学院、27个系所、九个学科门类。访谈对象共计20人,包括博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博士研究生管理人员1人。问卷调查对象包括在校博士生、博士生导师、研究生教育负责人以及毕业博士共四类。全部调查问卷共发放3927份,回收问卷2470份,总回收率达到62.92%。 3.“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定位研究”(清华大学委托,2008.03~现在)。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访谈与座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主要是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友以及清华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其中,清华大学校友调查问卷共发放5000份,回收问卷3200份,有效问卷2393份,问卷有效率为74.78%;用人单位问卷发放150份,回收23份。访谈对象包括65名清华大学校友和15家用人单位负责人。 二、三次调查中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反映 这三次调查的对象虽然不尽相同,但涉及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研究生或毕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问题。从三次调查反映的结果来看,我国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第一次针对全国研究生质量与发展状况的调查显示,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研究生本人以及社会用人单位,均对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表现出不太满意的评价。其中,分别有53%的导师、51%的硕士生以及47%的管理人员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和“差”;分别有30%的导师、34%的博士生以及31%的管理人员认为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甚至是“差”;而68%的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包括博士生和硕士生)创新能力“一般”与“差”。[1] 第二次针对博士质量的调查显示,即使清华大学的博士生,问卷结果也不尽如人意,虽然我校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获得了大多数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和博士生自身的肯定,分别有63%的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和67%的博士生认为博士创新能力较高或很高,同时仍分别有37%和31%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博士生选择了“一般”。值得注意的是,博士生导师在评价博士生创新能力时,只有35.1%的博士生导师认为博士创新能力较高,而56%以上的导师选择了“一般”,这说明导师们对我校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总体评价不高。也就是说,从创新能力这一指标来说,我们的博士生离导师的期待还有较大的距离。 另外,我们还随机抽取了4个工程专业历年合计60本博士学位论文与欧美一流大学同类专业的博士论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1.从论文选题来看,我们有自己的特色。如几个专业的评审专家均指出:我们的样本大多围绕着具体的工程实际应用问题展开研究,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工学博士学位论文特点。外国样本同样有结合实际问题的选题,但倾向于将问题一般化,体现出较为浓厚的哲学博士论文特点。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博士论文选题和国外相比,正如我校化工专业论文评审意见指出的那样,“我系的论文属于重要发展前沿或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探索性的基础研究较少,更多是属于应用基础或工业应用基础或工业实用性研究”。这就导致我们的博士论文选题的创新空间不如国外,对新方向的敏感性也不如国外。一般的情况是,我们的研究选题能够紧跟国外,但是对交叉和前沿方向的投入不够。 2.从论文研究方法和工作量来看,现在博士生能够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带入自己的科研工作中。但在工作量尤其是试验方面的工作量以及试验手段方面,和国外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3.从论文的创新性及国际影响来看,评审专家普遍认为,我校的博士生在独立研究能力、学位论文水准和论文写作水平方面与国外的非常接近,没有太大差距;但是在论文的原创性和国际影响方面,我们和国际一流大学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文章的他引率远低于国外优秀水平。同样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国内外两篇博士论文“Compact diode-pumped solid-state laser”和《双镜腔多点端面泵浦非平面环形激光器的研究》为例进行比较。后文的作者在清华大学的表现应当说是非常突出的,但与前文的作者相比,就显出了距离。后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本学科领域的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影响因子大于2)发表论文7篇,至今已被引用共17次。而前者仅在PTL上发表的一篇论文(2005)有引用记录,显然影响远不如后者。又如,拿美国圣巴布拉加州大学的博士论文“Optical signal processing using traveling-wave electroabsorption Modulators”(2005)与我校的一篇博士论文作比较,美国这篇论文的作者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共发表论文25篇,包括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1篇(Optics Express 1篇;PTL 6篇,JLT 2篇,EL 2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1篇(OFC 3篇,ECOC 3篇,CLEO 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已被引用67次,单篇引用最高11次;以第二作者发表的论文单篇引用最高27次。我校的那位学生是当年校优秀博士生,其博士学位论文也被评为当年我校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计8篇(均为SCI或EI收录),其中两篇发表在PTL上的文章至今引用12次,单篇引用最高10次。这些成绩应该说是相当优秀的,但与美国学生相比仍然存在相当的差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