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729(2009)-03-0058-07 高等教育兼有私人品和公共品的性质,因此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以及所面临的投资风险就必须由社会和私人共同承担。[1]单纯强调“高等教育产业化”,将高等教育完全推向个人;或者单纯强调“高等教育公共化”,将高等教育完全推向公共财政,都是错误的。本文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财务特征以及融资模式进行探讨,并提出创新的融资模式以解决目前高等教育费用不足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析 参加高等教育被看作是提升私人人力资本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2]私人参加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经济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指参加高等教育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隐性成本是指机会成本,假定没有参加高等教育,在学这段时间从事其他行业所能创造的最大价值。 1.高等教育显性成本 高等教育的显性成本主要包括参加高等教育的学费、住宿费、书本费以及生活费等。中国高等教育进行教育改革之前完全是免费教育,1985年个人高等教育学费支出涨到200元,1995年涨到800元,2005年再涨到5000元,近20年的时间里上涨了25倍。最近,由国家教育部官员调查的数据是:按照每名贫困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计算(包括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2.8万元。一个大学生本科4年,相当于城镇居民4.2年的纯收入,普通农民家庭13.6年的纯收入,一个贫困县农民35年的纯收入。当然改革开放20年物价水平也有了明显的上涨,这样的比较可能放大了增长的速度,但是国民收入的同比增长十分有限,在1994-2004年的10年间,国民收入增长了不到4倍,而大学的学费却增长了10倍。[3] 参加高等教育所需费用的支付能力只有在基本的日常生活消费得到保障以后才能实现。由“恩格尔法则”,随着个人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而日常生活的消费支出在总收入的比例会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而下降。此时教育方面消费的支出才能够变为现实。以中国西部广大贫困地区为例,其恩格尔系数接近于1,家庭收入基本全部用于日常生产消费支出。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参加高等教育消费,必将使得短期的生活状况恶化。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支出的增长远远高于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参加高等教育的昂贵成本远远超过了个人的支付能力,参加高等教育逐渐变得奢侈。由于教育回报周期长的特点,造成在不考虑外部资助的情况下,参加高等教育肯定会在短期加剧贫困地区的贫困程度。 2.高等教育隐性成本 高等教育的隐性成本指的是机会成本。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是指若不参加高等教育,而选择进行工作所获得的最大收益。根据2001年暑假上海财经大学400名大学生对8000余名就业者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工龄在1~4年的样本调查,绝大部分工作4年总收入在3.5(月工资700元左右)至5.5万元(月工资1000元左右)之间。[4]也就是说,参加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从收益上讲大约相当于学费(2.8万元)的1.5~2倍。机会成本越高,选择高等教育的人就越少,尤其是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是很高的西部地区。当接受教育达到一定水平时,就面临着是工作挣钱还是继续深造的选择。如果机会成本比较高,选择参加工作,把知识真正转换为财富是理性的选择。这一点从农村的高中升学率低于城镇,高中毕业生报考大学率高于大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率的差距可以得到证明。在进行选择时,机会成本是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如图1所示,高等教育的边际成本MC(·)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参与高等教育的层次越高,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就会越高。例如,本科教育每年的学费支出在6000左右,研究生教育每年的学费支出在20000左右,而MBA、EMBA等职业高等教育收费更高。高等教育的边际成本表现为递增的特征。
图1 教育的边际成本曲线 二、高等教育的收益与风险分析 高等教育的收益反映了参加高等教育所获得的成果,同时按照收益-风险匹配原则,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也承担了相应的风险。以下分别进行分析。 1.高等教育的收益分析 高等教育的收益分为两个方面——私人收益和社会公共收益。高等教育的私人收益是指个人通过参加高等教育获得的教育成果以及因参加高等教育而增加的经济收入的总和。高等教育的社会公共收益是指社会公众参加高等教育对于社会的正外溢效应,表现在社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等。其中,高等教育的私人收益又具体包括消费收益和投资收益两方面。 (1)消费收益。个人消费高等教育服务,通过参加高等教育提高了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升了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在精神方面获得享受和满足,充实了个人生活。高等教育的消费性收益和看电影、听报告类似,都是满足了个人精神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