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09)06-0003-05 听了袁贵仁副部长的演讲,我深受启发。尤其是他对大学文化建设四个方面的阐发,对我们理解今天的主题一定会有很大帮助。借此机会,我把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大家做一个交流。我想讲三个问题。 一、大学对待文化的态度 综观大学的近千年历史可以看出,无论是古代的大学还是近现代的大学,从承担的使命上看,对文化有四个态度。 第一个态度是大学对文化的传承与播扬。文化的承扬过程就是人才培养的过程。大学不仅要培养有知识的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有文化的人。我们目前应当警惕的一个现象是,有的大学只有知识但没文化,因为它所培养出来的人只有技能却没有品位。我们希望的是大学能够从知识到智慧、再从智慧到文化,以完成一种升华。所以,传承文化、播扬文化应当是大学的第一使命。 第二个态度是对文化的研究与创新。这是大学特有的使命。大学由于创新力的不同而区分开来。我把创新按照大学知识与文化的板块分成四个大的方面:一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最高水平的创新是知识的创新,它表现为新概念、新范畴和新定律的发现。二是工程技术类学科。这一领域创新的最高成果是新方法、新工艺、新流程的诞生。三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领域中最高水平的创新是新思想的产生。四是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类学科。这一领域最高水平的创新是新文化的产生,我把这个文化理解为高雅而又稳定向上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每一类学科在创新中都有其不同的追求。当我们谈创新的时候,正确的理解是把创新作为一个思想体系,这其中包含着文化的创新,而这种创新往往是最难的,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第三个态度是运用文化和收藏文化。运用文化就是把创造的文化运用于民族、国家和社会,一方面要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收藏文化是大学的特有使命。每一所大学都建有自己的图书馆。图书馆藏书的种类、数量、内容、品位也是区分大学的重要尺度。 第四个态度是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我把大学对文化的这种态度作为现代大学的第四大职能。文化的不同可能导致文明的冲突;而要消除文明的冲突,唯一的方法不是消灭一种文明,而是把代表这种文明的文化与其他文化置于一个平台上并使之融合。这一使命是政府和企业承担不了的。唯有大学才可提供这样的平台。 二、大学与文化先进性间的关系 大学的文化一定不同于世俗文化、企业文化和政府文化。大学文化的特性在于它的引领性,而这种引领性又主要表现在它始终同先进性结合在一起上。 1088年成立的博洛尼亚大学是世界最早的大学。这所大学虽然现在不是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大学,但我始终相信它一定是世界上最受人尊重的大学。因为中世纪以来的所有大学,要寻找其起源、精神、文化,都必须从这所大学找到它的根。博洛尼亚大学设立的第一个学科是法学,所以我说,中世纪以来的大学起源于法学。法律是为解除人们利益上的冲突而存在的。“三R运动”(即罗马法复兴、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发生在中世纪之初,其运动之一就是罗马法的复兴。在商业活动中,人们需要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利益,而罗马法是当时最适应商业需要的法律。所以,商业交往的需要促使懂得罗马法的人把需要罗马法的人聚在一起。博洛尼亚大学最初就是以满足社会对法律的需要而由那些自由讲学的人建立起来的。博洛尼亚大学设立的第二个学科是医学。为什么选择医学呢?我们知道,医学早在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用火消灭瘟疫的时候就产生了,但近代意义上的医学是从博洛尼亚大学设立医学学科开始的,因为它是第一个全面对人进行解剖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至今还保存着900年前设置的解剖床,它与现在的解剖床没有任何差别。当博洛尼亚大学校长告诉我它是近代医学起源证据的时候,我补充道,医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人的身体,因而它不仅仅是近代医学起源的证据,更重要的是它是近代以来使人成其为人的第一个证据。校长赞同我的补充。我进一步说明,当人能够被解剖时,预示着人已经从上帝那里解放出来;当人还是上帝奴仆的时候,上帝是主体,人是客体,人是不能被解剖的。因此说,当人第一次被全面解剖的时候,预示着人在哲学上的主体地位的第一次确立。所以,西方哲学界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判断——只有上帝死了的时候,人才能活着。这是第一次解剖对于今天的意义,即它恢复了人的主体性。此外,通过解剖还发现了人的骨骼规律和肌肉规律,由此催生了伟大的雕塑艺术和绘画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加上法学对人的权利的尊重,最终导致了伟大的文艺复兴。所以,博洛尼亚大学存在的最伟大的意义,在于它是人文主义的发源地、是近代使人成其为人并使人得到尊重等哲学原理的起源地。 博洛尼亚大学形成的两大传统至今仍影响着世界高校。第一个传统是对知识体系的划分。西方大百科全书把人类的全部知识分成三类:一是社会科学,其最高代表是法学;二是自然科学,其最高代表是医学;三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使用的思维科学——哲学。博洛尼亚建校一百年之后设置了神学,神学逐渐演变为哲学。所以,知识的“三分法”是博洛尼亚传统。第二个传统:越是世界著名的古老大学,越以博洛尼亚传统为自豪——必须设置医学和法学学科。世界著名的综合性大学都以拥有高水平的医学和法学作为自己存在的显著特征,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概莫能外。当然,后世也产生了反传统的现象,比如普林斯顿大学。但是我相信,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都受到了博洛尼亚传统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后,欧洲大学进行改革时,欧洲的政府官员、尤其是教育官员不得不再次聚集到这所大学,并在那里发表了“博洛尼亚进程”。所以,博洛尼亚大学最初引领了人类文化最先进的要素,创造了人道主义文化。人道主义文化发展到今天,用一个哲学的概念来概括,就是“以人为本”。人道主义文化对应着一种人类文明,即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的实质就是要看人的主体性是否存在、人是否最大限度地受到尊重。后现代主义兴起的原因就在于它需要重新恢复因工业革命时第二次被抹杀的人的主体性。这是博洛尼亚大学同第一种文明和第一种文化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