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的理念 (美)安德鲁·德尔班科 学院教育目的是为年轻人传授过去的知识以便让他们从中汲取未来生活的资源。而作为众多不同研究活动集合体的大学,其目的是要创造新知识,其目标是要替代过去。在19世纪中期,教育主要为了第一个目的,很少为了第二个目的。学院失去了生存的市场,办不下去了。20世纪前25年,美国建造了大量新大学,其中大部分主要就是为了某个学科的高级研究如数学或者化学,或者为了某个职业领域如法律。科学现在成为我们大学的驱动力,然而,科学不能给予我们有关如何度过人生、如何面对死亡、爱情的意义、责任的程度等问题的答案。它不仅不能回答这些问题,而且不能提出这些问题。能够抓住这些问题的手段就是人文学科,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却在大学里被边缘化。单纯的大学扩张对于人文科学教育从来就不是好事,它让小班上课变得更加难以维持,不仅因为成本(低的师生比意味着更高的教学预算),而且因为人文科学老师跟不上理科发展的步伐。这个趋势似乎在加快,部分因为来自海外的学生通常都是来接受技术训练而不是体验新学校经历的。大学老师在学术界等级体系中上升所需要的所有技术和战略——多发表文章、参加学术会议(更重要的是提高工资水平)、来自竞争性的大学的招聘邀请等与本科生教育的承诺一点关系没有,甚至往往是相冲突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独立文科学院和研究型大学不关心本科教学。 摘自《复旦教育论坛》(沪),2009.3.12~15,62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制度选择 樊本富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推行,是对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补充与完善,也是与国际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这几年的改革试点进程中,高校自主招生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我们要使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健康地开展下去,就必须深入探讨阻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健康运行的制约因素,包括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够完善、文化传统观念和统一高考的“强势干扰”、高校办学自主权没有真正得到落实、高昂的自主招生成本等。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制度选择是:(1)合理协调政府、高校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政府应把工作职能转移到宏观规划、协调及监督上;高校则应建立起自我约束机制,培养市场意识和服务理念,积极做好前瞻性规划并及时调整;社会则应起到有效的监督和保障作用。(2)正确处理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招生的关系。统一考试是高校选拔人才的一个参照,而不是硬性规定。各校自主招生的考试内容、形式应该由高校自主决定,侧重于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表现,使大学的要求与中学生的特点相衔接。各校在考核内容设计上要“量体裁衣”,命题要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中学和社会要配合高校探索选拔录取新机制的工作,建立完整、科学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3)科学规划高校自主招生的运行轨迹。(4)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和选拔标准,强调与新课程改革同步推出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够给出合理的评价。(5)建立健全高校自主招生的相关配套机制。 摘自《教育科学》(大连),2009.2.50~53 中、德、日一流大学科研产出趋势比较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案例研究 朱军文刘念才 本文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以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国际论文为主要科研产出指标,以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行(2007)为依据,分别选取中国内地、德国、日本在该学术排名中最靠前的7所学校,构成三组比较对象,对中、德、日三组一流大学1998-2007年期间科研产出规模与质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是:(1)1998年以来,我国一流大学科研产出规模发展迅速,论文总量2002年已经超过德国,与日本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按中国7所大学过去十年SCIE论文年平均增长率测算,中国7所高校的SCIE论文数将在2010年超越日本的7所一流大学。(2)2002年以来,我国一流大学科研产出的总体质量显著改善,表现为论文平均影响因子的显著提高、在影响因子最高的25%期刊上发表论文比例显著上升以及在影响因子最低的25%期刊上发表论文比例显著下降。德国与日本的一流大学论文整体的影响力基本稳定。(3)我国一流大学严重缺乏重大原创性成果,不仅成果数量少,而且没有明显的改善趋势,表现为在《科学》与《自然》等学术界公认的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少且不稳定。与德国、日本一流大学存在巨大差距。对我国少数以世界一流为建设目标的大学来说,其未来突破的基点应是开展重大原创性研究,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而如何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使领军人才培养与引进、经费资助与考核、学术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合力,以推动科研重点转向等也有待进一步探讨;加大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也应该得到足够重视。 摘自《复旦教育论坛》(沪),2009.3.59~62 从《贾纳特报告》到《迪尔英报告》和《兰伯特回顾》 ——1980年代以来英国大学市场化治理的历程与启示 李峻 尤伟 自19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新公共管理”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渗透促使大学进行市场化治理。《贾纳特报告》、《迪尔英报告》以及《大学与企业合作兰伯特回顾》反映了政府在大学内部推崇建立类似企业的市场化行政管理结构的基本历程。1985年,以贾纳特为首的研究小组经过近3年的努力发布了《大学效率研究指导委员会报告》,通称“贾纳特报告”。该报告首先确定了大学的法人地位,核心是英国政府鼓励、提倡大学与社会联系,促使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开始“与市场接轨”,逐步形成以治理主体多元化和“企业家式”运作为特征的“共同治理”模式。1997年7月23日,以迪尔英爵士为主席的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委员会发表了《学习社会中的高等教育》的咨询报告,又称《迪尔英报告》。该报告为英国21世纪的大学治理制定了蓝图,提出了大学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强化了市场与社会参与大学治理的理念,是对《贾纳特报告》中“多中心”治理构想的深化与实践。2003年1月发布的《大学与企业合作兰伯特回顾》强调了治理机构的责任,从课程设置、成本核算、社会中立机构评估等几个方面把市场和社会引入到大学内部治理的微观层面。英国大学市场化内部治理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包括:行政权力去中心化,在行政力量与市场驱动之间寻求平衡;以大学的利益相关者为权力主体,实现参与型的“多中心治理”;建立问责机制,增强高校的责任感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