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09)02-0075-28 一、简介 纵观今日全球的高等教育机构,我们通常会发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国际化的具体推动措施上已经达成了相当的共识。[1~3]大学的领导者们不时地指出学生在这个国际联系日益紧密、文化日益交融的世界里掌握相关技能并有效发挥它们作用的必要性;大学正通过国际化来吸引学生;同时国家也需要拥有具有竞争力的劳动者来维护自己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大学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更多强调出国学习、掌握国际语言技能、课程设置国际化、合作性学术项目和研究以及各种类型的教育伙伴合作。 粗略检视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就已经表明,国际化的概念既有连贯性也有显著变化,而且直到1990年代初全球化成为世界性的变迁推动力以后,对国际化的兴趣才真正开始在各国之间广泛传播开来。 在1960年代末,美国的一位学者巴兹就提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应该囊括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培训的跨国流动、跨国性研究、研究者和学生的跨国流动以及一个确保教育支持与合作的国际系统。这个概念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已经被研究者们继承并融入今天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讨论当中。 1970年代初的日本,当国际化这个概念在一份经合组织报告中出现用以批评日本大学过于保守需要更具有国际导向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大学的领导者也开始认识到应该加强资源投入来促进与外国大学间的联系与合作。 1980年代以前的英国,教育机构间的合作及学生交换都很有限。增加学生录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加强联合王国公民间的纽带关系。“后殖民时代关系”被强调是用来增加来自邦联国家学生的流入。[4]到了1980年代,财务上的考量和英国与欧洲间日益密切的联系使得政策转向高等教育——转向高等教育的大众市场,转向增加学生在欧洲国家内学习的机会,以及转向外国学生的录取和他们学费的增加。澳大利亚自1980年代以来也紧随撒切尔政府的高等教育市场化政策。在澳大利亚,由国家领导的、以自由市场为特征的改革成为了该国近期国际化的显著要义:各机构在国际范围争夺学生并引领客户服务,外国学生集中于实用型本科课程诸如商科和IT,政府也积极参与协调市场战略。 1990年代初,加拿大学者奈特将高等教育国际化定义为:“将国际或跨文化的层面融入高等教育机构教学、研究以及服务的功能的过程。”她与合作者们提出了在体制层面上提升高等教育机构国际化的战略,认为国际化过程要求运用两种互补性战略来提升和支撑大学的国际化——项目战略和组织战略。 在美国,汉森和梅耶森把高等教育国际化视为将大学校园变得更加国际导向的过程。梅斯滕豪瑟则认为国际化就是把国际教育融入课程设置的过程。其他一些美国学者把视线集中在高等教育的产出——大学毕业生身上。1996年,国际教育管理者协会的一个工作小组认为国际化应该反映学习结果的变化,在大多数领域培养那些具有国际合作能力与竞争力的杰出毕业生应该是将来国际化的核心。哈拉依则认为人事问题才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要素。 自从1990年代中期起,研究者们开始探讨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系及对它的影响。全球化被定义为“全球范围内相互连接的扩展、深入和加速”,以及“日益网络化的人与机构的出现”,或者“在国家边界日渐消逝的背景下全球范围内观念、资本、人和物品加速流动”。[5]奈特进一步更新她关于国际化的定义为“将国际的、跨文化的或全球性的层面融入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和供给的过程”。在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二者的关系上,人们日益达成共识,认为前者通过与科技和竞争的互动构成了后者的主要推动力,并且使得晚近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态势。 在何种程度上那些影响国际化的因素在不同国家之间相似或不同?在不同国家环境下国际化意味着同一件事吗?不同国家的大学采用了哪些战略来促进国际化?本文通过比较三个发达的工业化英语国家——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来回答这些问题。 本文运用了一个五元素分析框架来研究国际化:国际化背景、国际化的研究方法、国际化组成成分、国际化战略以及国际化的评估。[6]国际化背景是关于理解变动中的社会经济与政治背景及其对国际化的形塑和影响。国际化的研究方法指的是各种决定国际化应该如何分析的各种概念,它们涵盖了从强调学生个体的国际性学习的人类学视角[7]到审视国际化策略及其对大学作为独立组织和系统内部分的影响的组织视角。国际化组成成分和国际化战略分别指的是国际化过程中构成部分(例如教师、学生、课程设置、管理)和用来国际化上述部分的各种不同方法。在本文中,我们会特别关注提升学生流动性、教师流动性、课程设置国际化以及国际化伙伴关系和合作的具体战略。国际化的评估指的是采用何种有效的指标和方法研究国际化所产生的影响。 上述分析框架将被应用到对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中去。每个国家的研究都包含了三个部分:高等教育系统的国际化历程、几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历程以及对不同特点和在国际化中收获的经验的总结。对特定的研究型大学的研究解释了国际化在高等教育体制中可能最多卷入国际化同时也最受国际化力量影响的那一部分顶尖院校中是怎样被理解和操作的。空间的考量也会限制研究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的范畴以及所能囊括的机构数量。本文所纳入的机构要么是处在国际化的前沿,或因它们的全方位国际化努力而闻名,或者是具有示范性或创新型策略的机构。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研究型大学不值得同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