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正式启动了“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建设工程,这是以各博士点学科专业为基础平台,由责任教授牵头,整合学科全体教师的学术力量,本着“主流、经典、前沿”的甄选原则建立起来的学科专业精品文献库,并以此为基础,改革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学科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方式,全面建立以科研为导向、以学科专业为平台、以学术团队为指导主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加快人文社会科学高层次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截至2008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已建成所有100个博士点的学科专业主文献库,共计97卷146册。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建设目标是,要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特色理工学科全面、完整、动态的文献阅读制度和经典文献参考体系。 一、建立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改革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的培养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社会也更加关注人文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不仅仅要达到“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成果”这些基本的学术要求,而且要崇尚、了解、吸收国际上体现人类社会文明的理念和精神,同时深入了解中国的现实;要在对中国社会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有批判的精神;还要有很强的对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感以及追求真理的无畏精神。因此,新时期培养的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研究生应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对学科发展有重大贡献的顶尖级人才,而绝不仅是应用性人才。 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师傅带徒弟”单打独斗式的指导模式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惯性发展,一定程度上导致研究生相对狭隘的学术视野和死板的研究习惯,研究生教育出现“不教不会,一教就会”的教育教学现象。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博士研究生培养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随着博士研究生生源结构的多元化,部分以跨学科身份和在职人员身份考入的博士研究生,其学术基础比较薄弱,对本学科专业的全貌和发展历史不甚了解,尤其对本学科专业的学术研究主线、规范的学术研究方法和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知之甚少,对文献的选择和占有也缺乏准确的把握和驾驭,不可避免地使其学术研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其次,一些博士研究生受到当今快餐式学术文化的不良影响,学习态度浮躁,对本学科学术理论的研究浮皮潦草,不求甚解,抱着一种蒙混过关的思想来应付课程学习和各种考核,甚至出现在课程论文写作和学位论文写作中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更谈不上对学术研究有探究的精神和勇气。 第三,一些博士研究生学术研究的功利性较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夯实自身学术根基,升华自身学术思想,提升自身钻研学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而是想轻松地获取博士学位,以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 第四,部分导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忙于校外事务,不完全专心于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针对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建立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以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资料库建设为抓手,要求导师带领研究生在浩如烟海的学术资料中厘清学科专业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认真研读本学科专业最有价值的文献,同时通过对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改革和调整,转变教师对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单纯教学的理念,使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化为教学环节的启发者和引导者;改变研究生单纯做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研究生钻研学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通过将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贯穿于博士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基础培养环节,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根基和学术基础。因此,以建立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为切入点,探索性地改革我校博士研究生整体的教育教学和指导模式,全方位地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的培养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遵循学术规律,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建设 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建设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积极组织调查和访谈,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依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大纲,确定了明确的工作原则和工作程序,非常认真地与各博士点教授进行多次不同范围和不同形式的沟通和宣讲,努力使博士点学科的教师能够认识到此项工作对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能积极投入到文献的甄选工作中来。同时充分发挥博士研究生学术助手的作用,引导他们主动梳理学科专业思想发展脉络,掌握学术研究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学院为单位,以各博士点学科为基础平台,由责任教授牵头,整合学科全体教师学术力量,本着“主流、经典、前沿”的甄选原则建立学科专业精品文献集 经过学校多次的宣讲和座谈,中国人民大学大部分学院认识到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成立了专门的主文献编选小组,以责任教授为首,尽可能地调动了博士点专业全体教师的积极性,科学甄选、认真审核,群策群力、通力配合,保证了博士点学科主文献制度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分四个阶段,有步骤、有侧重地对全校100个博士点开展了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