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近十年时间,中国大学奋起直追,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科研、资金、生源和就业的激烈竞争,形成了追求大学“名次”、“顺序”的动力和压力。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最近几年中国大学排行榜蓬勃兴起,有民间研究机构的排行榜,也有大学研究机构的排行榜,有世界大学排行榜,也有国内大学的排行榜,有综合排行榜,也有分类排行榜。作为研究者,面对热热闹闹的排行榜现象,有学者关心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有学者关心大学排名引起的争议,有学者关心国外大学排名的借鉴与分析。我们更应该思考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大学评价何以可能?换言之,大学评价应该像产品质量评价一样有一个权威甚至是唯一的结果?还是允许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存在,只要言之有据,就可以百家争鸣?如果只能有一个权威评价,那么,大学评价就成为一个私属空间,由大学进行自我评价;实际上,大学评价存在多元主体,从公共性的角度,大学评价和排名是一个公共领域,或者可以说大学评价和排名正在演变成一个公共领域。 一、大学评价、大学排行榜及其问题 评价,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它的目的在于揭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① 大学评价是以大学办学为评价对象,采用一定的数据分析方法对大学进行定量或者定性的判断。大学排行榜是大学评价的一种表现方式,通过排行榜对大学的整体或某个方面排出名次。无论从国际、还是中国国内的排行榜来看,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①不存在一个居于统治或绝对控制地位的大学排行榜。世界各种大学排行榜,参与评价的主体各异,有媒体、大学、研究机构、公司甚至个人,但无论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还是上海交通大学,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各种排行榜都只是为公众、学生、雇主、政府等提供了一个审视、了解大学的视角,排行榜之间只有指标、数据和侧重点的差异,并没有形成一个绝对权威。②大学评价和排行越来越倾向市场化。表现为主体多元化、排行榜的个性化(针对不同的需求,排行榜市场进行了细化与分类)、排行榜运作方式的市场化等等。③排行中出现的考量指标取舍、评价过程中的主观与客观取向备受争议。大学排行应该选择哪些指标,不应该选择哪些指标,取舍的标准是什么?大学排行的结果是呈现出公众心目中好的大学,还是只给出在某种标准基础上的统计学意义上的好大学呢?是诊断大学现在的教学科研质量,还是总结大学的历史成绩?这个问题就涉及到大学排行榜制作者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判断,无论结果如何,由于高等教育涉及社会身份认定和社会流动,总是会引发公众的广泛议论。 大学评价,尤其是公开的排行榜会给大学造成一定的压力。因为大学主张各个学校的办学都是各具特色,并不具有可比性,尤其当这种评头论足影响到大学的社会地位和生源质量时,必然对排行榜进行责难。但是,大学评价和排行榜的存在具有更多的积极意义。 第一,它促进了大学自身的反思。大学排行榜是一面镜子,大学可以以资借鉴,反思自身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其它学校的差距、相关办学活动的努力方向。 第二,为公众了解大学提供了一个畅通的信息渠道。在大学教育活动中,公众和高校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时比较迷茫,也不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的高等教育权益,大学排行榜所公布的大量信息,所提供的评价方法为公众了解大学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渠道。 第三,成为监督大学发展的第三种力量。在政府、大学自身以外,大学排行榜以一个民间机构或研究机构的视角,通过每年连续的公开发布,成为关注学校发展和建设的第三种力量。 无论是作为大学反思的镜子、了解大学的信息渠道,还是监督大学发展的第三种力量,以大学排行榜为代表的大学评价正在走向公平、公开、参与、独立,逐渐具有公共领域的属性。 二、大学评价为何是一个公共领域 什么是公共领域?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指出公共领域有两个重要的特质:①显露性。公共领域是行动者透过言行展现自我,与他人协力行动的领域。② 人为性。公共领域是一个以意见取代真理、从意见中掌握真理的领域。③ 在阿伦特的眼中,在公共领域中展现的任何东西都可为人所见、所闻,它与体现主观情绪和个人感受的私密性或私人性完全相异。④ 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公共领域是一个公开的场合,人们可以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批判和讨论。⑤ 虽然在阿伦特和哈贝马斯的政治哲学中,公共领域的核心活动是政治,但是,由于具有公开、平等、自由、独立的特点,公共领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项组织原则,也就是说,它不仅仅适用于国家机构,并且可以被某些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所采纳。在现代公民社会,正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评价或排名应该成为公共领域: 第一,大学的公共属性是大学评价或排名成为公共领域的决定因素。大学作为公共教育场所,应该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既使社会受益,又使个人受益,并体现出公平、公开、参与的属性。大学的公共性体现在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上面,要以公共利益为坐标来衡量教育机会平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大学教育是与每个公民利益攸关的事情。因此,大学评价或排名的目的不能违反公共利益,而对大学评价的需求又是多元的,排名目的单一性和需求多元化之间矛盾的调和路径是保证评价或排名具有公开、参与的属性,让所有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者都有机会进行批判和讨论,使大学评价或排名不至于成为某一特殊群体的特殊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