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已经深刻影响着大学的发展,在经费没有实质性增长的情况下经营精神在大学中也越发得到体现,几乎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所有大学实现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近年来大学出现的一种世界性共同特征。 一、大学迫切需要鲜明的经营精神 产生与形成于特定时代的大学经营精神,正在不断地变化和完善。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特征日趋鲜明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发育成熟和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现代大学再也不可能依旧守护着传统的“象牙塔”而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迫切需要确立和建构必要的理性的经营精神,这已成为大学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期望相一致、与教育规律相符合、与时代发展相合拍的大势所趋、潮流所向。 经营,也是大学谋求自身发展、发挥功能、做强做大的必然选择。总体来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投入产出的效益很高。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大学经费基本上是采取政府统包、统分、统管模式,缺乏经营的认识和提法,缺乏经营精神的指导与统领,大学几乎从来就没有破产的压力;在实践中,很少从经营的角度去关注大学的投入产出,即使有也只是局部性的、萌芽性的、经验性的、非理性的,只是一个初步表征而已。 大学经营精神作为一种思想、一种意识,在于时时处处从“经营”的角度来考虑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在目前教育经费短缺的条件下,大学发展迫切需要借鉴企业组织经营方略。治理好大学,经营运作方式有助于充分发挥大学功能,跳出以往狭隘的“操作管理”的思想束缚,最大限度地利用和配置学校有限的资源,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效率、效能,促进大学优质高效运转,并以此为社会作出更大、更多、更好的贡献。大学经营精神,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倘若用来衡量办学是否成功和办学绩效的大小,这种变革能量将会产生深远而持久的作用。 二、大学经营是一个系统的概念 大学经营是一个丰富的命题。它不是在象牙塔里构建的大学运行理想模式,而是对办学行为的一种实然性的解读。它既包括对大学的整体筹划营谋,又包括在经营管理统领下的大学整体实力提升;既是一种站在长远愿景上的宏观经营,又是一种限前利益下的微观经营。同时,必须要从大学管理变革的具体情况出发,在变革的实践中不断揭示其本质特征,在动态的发展中进一步丰富其内涵。 大学经营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类别性。现代大学的需求日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为大学积极寻求多样、高效的服务提供了最可靠的动力来源。每所大学在不同的时期和发展阶段,其经营的重点、视角和方法并不完全相同。大学经营精神,既可以囊括于一所大学的整体办学理念之中,又存在于每一位学校领导、教师的日常行为之中;既可以指整个大学的经营思想,又可以指具体事务的经营行为。可以说,经营与大学之间已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共生性关系。 大学经营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借鉴企业成功经营所运用的工具、观点、方法、技术,如SWOT分析、品牌、策划、投入产出效益分析等,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绩效责任的重视、社会回应能力的增强等,更好地实现育人本质,追求教育理想。成功的大学无不把定位以及塑造、维护和扩张品牌视为办学的生命与核心内容,对办学理念、学校文化、个性特征等大学经营内涵的提炼,甚至对校园环境、学校名称、标志等视觉体系进行设计,系统打造一所大学的品牌形象,包括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等,以此获得社会、政府、师生和用人单化的认同。事实上,大学经营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不过以前高等教育机构大多淡泊于“经济”理想,更专注于“学术”,追求或倾心于“伦理”思想。始建于1965年的英国沃里克大学,是现代社会将企业经营理念和精神运用到大学建设中的成功范例。 一个社会不追求效率必然陷入停滞、落后的状态,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会把追求效率作为一个目标。大学经营是大学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价值取向,按照所处时代经济社会运行的机制和规律,构建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控制体系等教育教学管理系统,调整和修正大学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关系,使大学真正成为经营主体,在开放的国内外市场中博弈并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活动与过程。大学经营讲究成本、效益,归根结底是为了提供更好的学校教育服务,不同于计划经济框架内“照章行事”的管理。大学经营意味着大学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发展目标定位,不断优化大学内部管理机制,自主进行管理。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追求如何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取学生最大发展的最佳方式,是为教育目的服务的有效手段。从经营切入,不仅可以更好地把握大学的本质、功能、规律,而且能更好地理解大学发展规律如何制约和支持人们对大学的认识、理解与追求。正如有学者所言,经营具有区别于单纯职能型管理的一种新机能,即战略性、综合性总体管理机能,它不局限于眼前一时一事的效益,而更加着眼于长远的全局性效益。 三、大学经营并不等同于市场化、产业化 大学经营虽早已在具体运作中被自觉或不自觉地实践着,但由于观念认识不到位等种种因素影响,缺乏对大学经营现实的正确把握和理性认识,往往会盲目地、片面地理解,甚至是曲解。 不可否认,大学经营毕竟是市场经济体制影响下的直接产物,如果运用不当,实施偏误,很容易陷入经济“利润”的怪圈和歧途。这也是在办学实践中,之所以要按照必要的政策引导支持和运用法律制度予以保障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