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9)01-0001-05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发展呈现出很多新趋势、新特点,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显著增强,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焦点之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深化改革、提高水平的重要时期,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开放的思维探索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发展的最新动向,借鉴其成功经验,有助于更好、更快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水平。本文从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新特点入手,分析其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归纳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一、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发展的新特点 1.实行分类评估成为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发展的新热点 英国采用的院校审核(institutional audit)模式充分尊重院校的办学自主权,院校自己设定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管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QAA)则评估院校质量保障工作的成效。在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州政府对各高等院校的办学条件有一套最低标准,据此授予各院校以办学资质许可;而中介机构实施的认证(accreditation)却没有绝对划一的认证标准,只对不同院校的办学理念、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做出引导性要求,并根据各校实际提出咨询建议。印度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别具一格,其采用的评估指标体系是统一的,但在具体评估中则按照院校不同类型对相关指标的权重进行调整,最后根据平均累计得分给出评估等级,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分类评估的特征。 2.调整不同评估主体的职能分工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 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是院校审核的执行机构,在人员选用、经费收支和内部管理上均有较大的自主权;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HEFC)则以监督、审查等方式来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评估工作进行管理。美国的联邦教育部和民间的认证委员会不直接对院校开展认证工作,其主要职能是对认证机构进行认可,并发挥监督、制约和协调作用;被认可的认证机构是认证的执行主体,完成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的认证工作。[1]法国国家评估委员会、丹麦评估研究所在评估工作中,充分依靠、发挥专家优势的趋向日益明显。2002年,荷兰政府成立了荷兰认证组织,负责对高等教育已有专业和新设专业的认证工作;但荷兰认证组织并不直接进行认证、评估工作,而是建立基本的认证标准框架,委托其认可的、独立的评估中介机构来实施认证、评估。 3.赋予高等院校以质量保障的主要权责成为广泛共识 2006年,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网络组织(INQAAHE)在其发布的评估守则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及其改进的主要责任在于高等院校。[2]这一原则凝聚了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上的广泛共识。日本向来重视高等院校的自我评估,明确提出“大学为了致力于提高它的教育与研究水平,达到本大学的目的和完成其社会的使命,必须努力进行本大学自身的教育和研究活动状况的检点与评价,为了开展自我检点和自我评价,大学应制定相应的评价项目,建立必要的评价机制”[3];并于1999年再次修改《大学设置基准》,将大学自我评价的“努力”义务改成“必须”实行自我评价,而且必须公布评价结果。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自1997年成立到2002年期间,院校层面的学术质量审查主要检查、确认各校是否具备充要、有效的学术标准和质量管理程序[4],学科层面的教学质量评估(TQA)主要考核被评估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质疑,于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在2002年改变了这种直接评估院校教学质量的做法,赋予院校更大的质量自主权——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设立质量目标,开展质量保障活动。澳大利亚高等院校在质量保障中日益发挥主体作用,各校内部都设有相关的委员会,对教学中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论文等进行评估、监控和指导,并结合学生的就业情况对教学工作进行相应调整,体现了院校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4.重视资源使用效率以及学生学习效果成为评估指标体系改进的主要内容 教学条件建设与投入是高等院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而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落脚点是教育的产出。近年来各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如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在取消直接的院校教学质量评估(TQA)后,公布了新的学位授予标准,该标准用大量篇幅阐述各级学位获得者应达到的学习成效;在院校审核过程中,同样要求高校提供办学效果、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效方面的质量信息。[5]在美国中北部认证协会现行认证标准(2003年版)的五个一级指标中,有两个指标(“学生学习和有效教学”,“知识的获取、发现与运用”)直接与学生的学习有关。创建于1984年的法国国家评估委员会(CNE)[6],致力于帮助政府评价拨款产生的效益,进而促进提高政府对大学拨款的使用效率。 5.注重定性描述成为收集质量信息的重要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