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高校一直实行统一招生考试制度,这对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了很大作用。但在不同时期,不同省市有不同的招生考试和录取办法,如上海等地一直实行先填报志愿后考试,也有些省市则实行先参加高考后填报志愿。录取时按考生填写的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档,第一个学校不录取投入第二个学校,第一档不录取投入第二档……后来这种依次投档录取办法受到质疑,认为有许多高分考生不能进入重点名牌大学,重点名牌大学不能得到高分考生,于是近年来有些省市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据说“这一改革很受欢迎”。于是上海今年向兄弟省市学习,也一改过去做法,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即每位考生在一张表上填5所高校,无先后名次之分,5校享有平行投档权。此方案实施前,社会上尤其在高等学校引起了不小的风波,有的人赞成,有的人反对,更多的人是观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方案到底好不好,随着录取工作的开展、招生工作的结束,已见端倪。大多数名校认为好,因为他们把高考高分者统揽过来;大多数高考高分者及家长认为好,因为他们统统都能进名校;教育主管部门多数官员认为好,因为他们的“改革成功了”。真的那么好吗?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我想唱点反调,从另一方面剖析这一问题的实质和弊端。 我认为此方案并不好,首先指导思想不对,它是立足于“让高分者统统进入名校,名校统揽高分者”。高校招生的宗旨应是让不同类型的考生选择不同类型的高校和专业,不同类型的高校和专业选拔不同类型的学生。学生填报志愿,不应以名校为主要目标,而应以喜爱的专业为主要目标。以前考生在填写志愿时,注意将学校层次拉开,一张表上不填同一层次的高校,把注意力放在喜爱的专业上。另外,有些学生对自己能考多少分把握不准,于是就填报非名牌重点高校,但他们填的都是自己喜爱的专业。这样有助于学生合理分流,“二本”高校甚至专科院校也可以录取一部分优秀的高分学生。这对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个人的发展都有好处。然而,按“平行志愿投档”,填报的5所高校是同一层次的名校,于是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高分者一窝蜂地盲目拥向少数几所名牌重点高校,导致这些名校生源过度饱和。当然,这对少数名校选拔优秀学生非常有利,对满足高分者的“名校欲”非常有利。但相当一部分高分优秀生并没有被录取到他们最喜欢的专业,很多人被录取到末位志愿,还有不少人是被“调剂”到他们并未填报的、不喜欢的专业。“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进入他不热爱的专业学习后,会带来很多消极的因素,学非所爱则难以学有所成。以我浅见,高校宁愿录取500分的第一志愿考生,也不宜录取600分未填写本专业的“调剂考生”;考生宁愿进自己所喜爱专业的一般高校,而不宜进自己不喜爱专业的名校。高中毕业生中大多数人有了自己喜爱、向往的专业,应让他们去选择最适合他们发展的高校和专业。任何一所“名校”不可能所有的专业都是上乘的,同样,一般高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也有上乘的特色的专业。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是“顾此失彼”之举。这一举措,使大多数非名校的高分生源锐减,如上海今年落入二本高校的考生500分以上的仅十几人,大大低于往年,即使是“211”高校也很不平衡,绝大部分500分以上的考生被录取到几所名牌高校。如上海T大学的建筑专业、S大学的通讯专业实力很强,以往都是高分者云集,而今年高分者寥寥,被其他“名校”统揽去了。至于外地高校(北大、清华除外)更难以得到高分的优秀学生。非但如此,今年有一半以上一本外地高校,在第一次投档时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其中20多所外地高校无一人达到一本分数线。显然,实施“平行志愿投档”,导致高分优秀生过度集中在少数“名校”,将会影响我国高教事业的整体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这乃“顾此失彼”。 有人认为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是保护考生利益,尊重考生的选择。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何谓考生利益?难道进“名校”才叫考生利益吗?考生利益最主要应该体现在让他们进入最适合的高校和专业,最能施展他们的才华、最能培育和促进他们成长的学校和专业。相当一部分考生被录取、被调剂到学非所爱的专业,决不是保护考生利益,而是损害了学生利益。有位考生志愿是上海某名校的景观专业,因分数不够被调剂到医学专业。虽然圆了名校梦,但他苦恼地说:“我可从来没想过要做医生啊!”我认为,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是保护少数名校的利益,是站在少数名校的立场上而有损于大多数高校的利益。其政策导向是“高分者进名校,名校垄断高分者”。这对本已形成的高校等级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进一步拉大了高校之间的等级差距,人为地抬高重点大学的等级,贬低一般院校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分成不同等级,享受不同的待遇,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近几年来非但不改,反而更加严重。比如在招生待遇上也分成等级,有零志愿、一本、二本、三本、大专五等,而且完全按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分数线依次投档。这种做法谓之为了确保重点大学、名牌大学能优先得到高水平的优秀生,有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质上是政府行为让重点大学垄断高分考生,这是很不公正的。难道一般高校、高职高专就不需要“高水平的优秀生吗”?人为地把高校分为五个等级,迫使学生、尤其是优秀生挤入名校,否则他就被认为不是优秀生了。这等于向社会昭示,中国的高校分为五个等级。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使得原本高人一等的名校又加上一个不平等的砝码。名校有优越感,进入名校的学生也有优越感,而进入第四、五等高校的学生都是考分最低的学生,因而产生无形的压力,不少人有自卑感,学习动力不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