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369(2008)04-0114-02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涌现出众多不安的因素:政治上,南京国民政府虽然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但是军阀之间混战不断,列强的侵略日渐加深;经济上百业凋敝、农村破产,加上天灾人祸,社会陷入不景气之中。大学的发展开始于国民政府忙于军事统一,无暇顾及教育之时。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生存状态不甚乐观,就业形势变得异常严峻。20世纪30年代大学及专科以上大学毕业生人数较之民国初年已大幅增长,但其就业情况却与之成反比,“毕业即失业”的呼声震撼社会。迫于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在1934年和1936年先后发起大学生求职运动,“要求政府及社会帮助他们解决职业问题。”①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时人关注的一个焦点。 一、20世纪30年代大学生就业情况概述 民国初年,高等教育发展薄弱,这一时期大学毕业生数量也很少。1928——1930年毕业生数分别为3252人,4164人,4383人。但是到了1931年,毕业生猛增到7034人,②之后更是逐年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开始变得十分困难,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0世纪30年代,由于受社会经济的制约及高校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就业形势很复杂,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在全国各省区极为普遍。据山西省1934年的统计,全省专科以上毕业生失业者达4700人,而兴学30年中,山西全省专科以上总共不过8905人。③ 一些国立院校也出现就业难局面,“中央大学本届毕业生二百余人,半数未获相当职业。”④ …… 各种报道不断涌现,折射出大学生求职的艰辛。这些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缩影,反映出在各个地区各个院校,“青年失业之苦,已成为时代动荡社会不安状态下的普遍事实”。⑤ 据国民政府时期教育部调查统计,在1912年以前,共有大学与独立学院及专科校毕业生3184人,1912和1913两年间,每年毕业生仅四百余人,1914至1922年,每年有一千余人,1923年至1930年,每年有两千余人至三四千人不等,但到了1931年,已增加到了七千余人。 全国专科以上学校之毕业生数(1931—1937) 年度1931 1932 1933 19341935 1936 1937 毕业生 7034 7311 8665 96228672 9150 5137 (注:资料来源于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十四编教育统计,表17) 由上表可知,自1931年到1937年,毕业生就达55591人。而从民国建立到1930年,毕业生总数仅为32802人。⑥ 1931年至1937年培养的大学生总人数比自民国建立至1930年培养的大学生的总人数多出22879名。在这种形势下,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突增,“因每年毕业人数之增加,而出路未能供求相应,则失业为事所恒有。”⑦ 1936年教育部为筹备救济失业大学生时,曾调查了1933到1934两年度的失业人数,“全国专科以上失业毕业生总数为9623人。”⑧ 而上表所列两年的毕业生总数仅为18287人,失业人数竟占到了52.6%之多! 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1934年10月至1935年4月的调查报告显示,半年间向该处登记的失业学生共有2025人,其中中央大学登记者就有242人(由于学术工作咨询处设于南京,登记者多为附近省份大学毕业生,实际失业的比这个数目更多)。而这两千余人中,介绍成功的只有195人。⑨ 相比失业状况而言,介绍职业的成功率远远不能平复毕业生失业的恐慌。 二、20世纪30年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0世纪30年代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也有高等教育体制的原因,同时也存在历史的因素。 1.社会原因 首先在于经济的不景气。构成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基础的主要有三股势力:一是固有的农村经济,二是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三是外来资本主义。在这三者之中,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略不断加强,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生存,基础薄弱,广大的农村经济则处于崩溃边缘。受当时农村经济破产的影响,大学及专科以上的毕业生,无论是去农村还是城市,“大学生之遭斥退以及无法去增进,自是毫无疑问的了。”⑩ 其次是政治上的动乱不安。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国内军阀混战不断,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不止,东北、华北等地广大的国土丧失。内忧外患之下,国民政府对于毕业生就业工作无暇顾及,“所以我们只见到口是心非的高调政策。”(11) 时局的混乱对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社会总体就业压力增大。上海国际劳工局中国分局的调查报告显示,1935年中国失业人口数估计总数达五百八十九万三千一百九十六人。(12) 而且这只是最低的估计,“实际的人数当绝不止此,恐怕要再一二倍以上也说不定。”(13)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对于毕业生的消纳能力降低,直接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