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0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08)11-0062-06 一、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随着1999年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生就业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自2003年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大学生找不到较为理想的工作,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本项目组于2008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对有关大学生就业障碍因素展开了调查,试图从调查数据中得出一些客观和定量性的信息,为有关的政策制定者提供排除大学生就业障碍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广州市2008年大学本科毕业生。为使样本具有代表性,项目组按照高等学校的层次和类别差异,选择了10所广州市的本科院校,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商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广州体育学院、仲恺农业技术学院。试测调查共发放30份问卷,并根据试测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正。正式调查发放1000份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派调查员在上述高校调查了1000位大四毕业生,回收问卷954份,有效问卷为922份。有效问卷中男性471位,女性451位。问卷回收率为95.4%,有效回收率为92.2%。(表1-1)
(二)研究方法 以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为主。通过文献检索及互联网查阅国内近十年来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文献、专著、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学参考书籍以及有关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教育学方面的书籍作为本研究问卷设计及理论研究的依据。同时,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劳动就业专家和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的领导和行政人员进行访谈。调查问卷请专家进行效度评定,最后再用重测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其设计经过了如下步骤:第一,先由项目组成员集体确定调查因子和维度,并设计问卷;第二,请十名专家评价问卷的适用性,其中六名专家认为“合适”,四名认为“比较合适”;第三,根据专家意见,项目组成员修改问卷;第四,项目组成员开展问卷的试调查;第五,针对被调查者的反馈意见,再次修改问卷;第六,再次提请专家评价适用性,其中八位专家认为“合适”,两位认为“比较合适”;第七,修改和完善问卷,形成最终调查问卷。问卷数据用拆半信度检验,将被调查的问题按奇偶分成两半,计算这两半得分的相关系数,用斯皮尔曼-布朗(Spearman-Brown)校正公式得出相关系数为0.82,说明问卷信度非常好。 1.逻辑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类比、归纳、演绎、综合等分析方法,对所观察的现象和统计的数据进行了逻辑处理,进而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2.数理分析法。对所获得的数据,根据研究的内容和需要,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二、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本次调查大学生的就业障碍主要包括了“供求障碍、制度障碍、心理障碍、成本障碍、区域障碍、职业认知障碍、身份障碍、用人障碍”八个方面。 (一)供求障碍 供求障碍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大学毕业生群体的扩大和就业岗位增量的减缓两种因素,造成大学毕业生之间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二是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不对口。
从表2-1可知,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率集中在50%-70%和70%-90%之间,这两者之和的百分比是64.8%,其中50%-70%的就业率比重更是达到了43.7%。这说明当前大学生劳动力的供求比例是失调的,激增的大学生人数跟适合大学生工作的岗位数量之间存在一个较大的落差。 从表2-2可以看出“毕业去向”为“开始工作”的大学生,他们是唯一找好工作的一类人,其专业对口率只有51.6%。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可以认为专业不对口在大学生选择工作的时候是常态。
(二)制度障碍 制度障碍主要包括就业服务障碍、就业指导障碍和部门选择障碍。就业服务障碍主要是指市场上的就业服务机构在服务的过程中缺乏专门对大学生的服务项目和内容。就业指导障碍是指高等学校没有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部门选择障碍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部门之间利益的差异所引起的大学生对就业选择的影响。
根据表2-3可以知道,比就业服务更为细致的就业指导最缺少的项目是“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技巧介绍”。事实上,就业指导的最重要主体应该是高校,然而不少高校只把自己当作是只管生产不管销售的工厂,到时虚报一个就业率。从刚进大学开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有一个越来越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可以让他们形成比较牢固的奋斗目标,有助于他们就业方向的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