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8)09-0023-10 一、知识的作用 目前,学术界关于知识作用的论述已经相当可观。[1] 学术组织是一个发现问题及释疑解惑的场所,这个特点决定了研究、教学和组织之间的密切关系。[2] 知识的四个环节包括发现、传播、应用和控制,它们与学术工作的四个职能,即研究、教学、服务和管理具有关联性。[3] 为了发展学问,尤其是为了教学和研究这两架马车,人们希望学术工作中的研究、教学和服务能充分地发挥作用。 在大学的学术性和商业性这两方面的活动中,尽管教学和研究属于学术性工作,但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因为在学术企业中,为了发展学术事业,也需要推动大学的商业活动。相应地,追求卓越的研究和教学也需要知识组织的商业性的一面,如卓越的经营和管理。作为学术工作中心的教学与研究的质量保障当然需要学术企业的质量保障,研究、教学和管理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被认为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每个机构、组织和群体的基本机制。 二、知识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关系 学术组织的两重性特征与日见端倪的知识社会具有一定的联系。知识作为学术工作的一部分,追求研究、教学和服务等功能,同时,学术性企业具有知识社会的结构。大学作为探究的场所,不能离开知识而存在,因此,就整个社会而言,大学自身一直是一个知识型社会。当然,这是知识的第一阶段,与知识的第二阶段不同。[4] 在知识的第一阶段,知识社会和流行的学院科学组成的科学共同体正在兴起。 Ravetz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学院科学、工业科学和批判科学等概念。他指出,工业科学完全不同于学院科学。[5] 随着大学和社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知识社会的第一阶段发生了整合,第二阶段也发展到相当的程度。20世纪90年代,Gibbons及其同事们的研究指出,知识社会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之间没有界限了。[6] 在一系列压力下,现代高等教育系统正在向适应21世纪的模式变化,压力部分来自社会变革之类的外部环境,部分来自包括科学发展在内的内部环境(见图1)。
图1 知识、社会和大学的关系 高等教育变革的全球趋势有大众化、科层化、市场化、多样化以及全球化。在新兴的社会变革下,每种变革趋势都试图建立一个新型的高等教育系统。当前国际社会变革的新类型来自于相似的现象:知识社会,全球化和市场机制。从宏观上看,反映工业社会需求的高等教育系统正不可避免地向适应知识社会的系统转变。即从大学和社会彼此截然分割的知识社会的第一阶段转向大学和社会之间没有界限的知识社会第二阶段。[7] 在知识社会的第一阶段,知识在大学的内部,因此研究、教学、服务、行政和管理只在大学内部作用,知识基本上只对大学开放,与外部社会相隔绝。而在知识型社会的第二阶段中,知识与研究、教学是相关的,服务也紧密联系大学与社会,知识不仅对大学开放也对社会开放。 1.高等教育的新趋势 这种新趋势不仅影响现存的大学和学院,也对其发展的新动向产生影响。 首先,学术工作与整个社会的许多活动相互作用。研究、教学和服务不再享受“孤独和自由”,有用、有效、合乎经济理性成为新的评价标准。非商业主义、自由、无用这些过去认为是传统学术工作的显著特征,现在则需要反思和重组。为了发展跨学科并架起大学和社会之间桥梁的学科间融合性创新,知识重建日益重要。 第二,忽视这些努力意味着大学的退缩和作用的下降。大学与社会展开了对有用学问的激烈竞争。大学之外的其它职能组织如政府、公司、智囊团、基金会已经出现,它们使传统学术组织丧失了对知识和声望的垄断权。这给大学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丧失威望,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威望,因为没有其它任何组织可以同时追求传统学术组织的教学和研究两项职能。 第三,社会对大学的期望迅速增加。国际社会在资源、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等方面展开了激烈角逐,这种竞争的基础在于知识社会中的重要内容——知识的发现、传播和应用。许多国家通过给作为本国学术生产力代表的COE组织① 投入大量资源的方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竞争。例如,韩国有“脑力韩国21”,中国有“211工程”和“985工程”,日本有COE课程和日本“全球COE”。[8] 第四,不仅国际竞争而且大学内部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世界COE组织间学术生产力的竞争明显促进了科学和学术界的分层,也带动了学习中心的形成和转移,这些事实已被科学社会学领域的系列理论和经验研究所证实。[9] 世界范围内顶尖大学对资源、信息、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等优先权的激烈竞争带动了COE的世界排行。这种现象揭示了知识社会第二阶段已经代替了知识社会的第一阶段,组织间的竞争和系统内的竞争发展到全球范围。 第五,大学的角色不得不从罗伯特·默顿所描述的具有科学气质即CUDOS② 的知识共同体,转变为受市场化驱动并最终走向学术资本主义的知识型企业。[10] 今天,科学气质和知识经济的冲突有加深的倾向。[11] 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联系在全世界范围内加深了统一模式(包括文化价值观)的可能性。大学可能会促进这种教学和研究统一模式的扩展,也可能加强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来克服这种趋势和压力。后者必然会在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方向上存在很多冲突。[12] 为了保持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有充分理由支持国际化而不是全球一体化。[13] 第六,很明显,多样化议题的整合是大学学术事务包括研究和教学在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另外一些如环境、战争和局部冲突、和平、疾病、人口等重要问题也要尽快解决。如果学术界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不能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就有可能会恶化。21世纪随着知识社会的兴起,大学和社会之间的界限日渐消失,这一方面增加了大学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在降低其重要性。在知识日益重要的社会中,大学一方面更多地受社会控制,另一方面人们也期望大学能在国际视野中引导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