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教学改革始终是主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当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高等教育由精英迈向大众之后,教育观念、教育价值、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对高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校教学在观念、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不断地深化着改革。 一、教学改革理念的发展 在高等学校的教学及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理念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校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教学改革理念对教学改革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发挥了指导作用,其中,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创新教育等理念,奠定了我国高校教学制度改革、教学实践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理念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形成的。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践,1995年,国家教委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设想,希望通过课内外各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关理论与知识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为此,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确定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建立若干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重建教育的整体性,它以知识为载体,通过激活思维、学会方法、掌握原则,进而提升精神境界,通过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加强实践教学,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1995年以来,各高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指示精神为高校从知识、能力到素质多方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教学改革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已经初步构建了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包括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这三种基本形式。随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界逐步确立,并逐渐深入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渗透到专业教育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力地推进了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研究认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大学育人理念的理论创新和伟大实践,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文化素质教育都应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 (二)通识教育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过分专业化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学科渗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许多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借鉴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改革,在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识教育培养方案、核心通识课程体系及学生管理体制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很多有益的做法,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其中,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元培计划”最为典型。 “元培计划”是北京大学2001年启动的以蔡元培的名字命名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这样一种培养模式,达到培养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本科生之目的。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实行按院系或者学科大类招生。从2002年开始,北京大学13个院系率先实行按院系或者学科大类招生。学生被录取后,进入相应院系,先学习通选课以及本学科的共同基础课,经过一年、两年或者三年的基础课学习后,进行分流,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院系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2)全面修订本科教学计划,落实通识教育课程安排。2002—2003学年学校全面修订了本科教学计划,将毕业总学分数由150学分压缩到140学分以内,将必修课学分数压缩到总学分的60%左右,取消限制性选修课,增加学生自由选课和选择专业的空间,增加16个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分要求。(3)建设跨学科通选课,为低年级学生普遍实行通识教育准备师资和课程。学校推出了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要求全体本科学生在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与艺术五个领域选修16学分的课程,每个领域至少选修2学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培养综合能力和素质。学校在课程遴选、师资培训、资源配置、检查评估、教材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设了三百多门通选课。 通识教育理念经过理论界的引进和高等院校的不断摸索实践,在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创新教育理念 创新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的创造。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上述新事物创造的教育,就是创新教育。[2] 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的内容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与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发展个性。个性以及见之于行为的独立性,有利于取得创造性成果,是人的创造性的基础。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校的历史使命,也是高校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许多高校在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改革教学内容方法,优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目的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