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09)06-0179-08 近年来大众文化研究逐渐向纵深发展,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视觉文化、媒体研究等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而这些问题的肇始点无疑是在都市,费勒斯通认为“独具一格的大都市(如纽约、巴黎、洛杉矾、伦敦),从它们作为文化生产中心来看,也许拥有很强大的文化资本,它们不仅拥有一直在不断扩大的艺术部分,而且还拥有时尚、电视、电影、流行音乐、旅游,与闲暇等大众文化产业”①。事实证明,现代的文化走向已经不同于农村影响城市的传统模式,变成了城市对农村的文化入侵,而作为“城市历史空间发展的高级形态”的都市无疑会在(后)现代的社会中成为文化发展的领头羊,这其实就是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所说的人类所有的伟大文化都是由城市产生的②。 都市文化已经成为近几年文艺学界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就都市文化研究的现状来说,2005年以来研究者普遍认为在当今中国的现实土壤中,都市文化研究将是人文学科一次具有现实意义的突破,认为“都市文化研究是一门世界性的前沿学科”③,正因为如此,学界对都市文化的理论界定、研究对象、学科归属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试图从学理角度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但这种建设本身便存在很大的难度,学者们往往沿用西方学者的比喻,将其视为一口“煮开的大锅”来预示这种研究在内容和逻辑上的困境④。这一描述真实地反映了当下研究的现状,目前学界较为公认的看法是将都市文化界定为“人类城市文化发展的高级精神形态与当代世界精神生产与消费的话语中心”,强调要以“西方的城市社会学与中国文艺学美学为双重资源进行都市文化学科与理论建设”⑤,因此,都市文化研究就具有了一种天然的跨学科性质。这样,进一步完善都市文化研究理论使其在学理上更为完善,从而更具有现实指导性,无疑就成为了当前学术界的首要任务。 然而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对于都市文化这一同时兼具西方社会学与中国文艺学、美学特点的新兴学科,如何将两种异质性理论融合在一起,使具有西方特色的理论资源与中国本土现实达到完满的统一,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论者认为当下的都市文化研究有重西方轻中国的现象,就当下的论文和研究实际来讲,研究者往往集中在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现象层面的归纳、考察,采取对基础理论进行“悬置”的方式进行“口号式研究”,所以大多停留在倡导、宣扬的层面上。对西方理论的引介停留在浅尝辄止,几乎没有系统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是我们过分地重视西方理论而是对其引用和消化根本不够。然而从当下学界对西方理论只言片语的引用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定的研究倾向的,可能这一倾向将成为未来都市文化研究理论的潜流,笔者将这种潜在的理论运用归纳为三种模式:传统马克思主义模式、西方城市社会学模式、后现代空间模式。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从20世纪初就与马克思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形式对国人的精神内核产生了重要影响,纵观整个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理论史,几乎没有哪一种异质性理论可以在中国本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除了政治因素的影响之外,马克思主义自身关注现实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其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无论人们承认与否,它的一系列理论、范畴、方法与中国现实结合的紧密程度是80年代以前其他理论无法比拟的,尤其它特有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更是为很多现实问题提供了参考的空间。有鉴于此,它在当下也自然地成了大多数都市文化研究者青睐的对象,就当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际借鉴情况来说,可分为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在马恩著作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中选取一段语录充当某一问题的理论论据。这种研究往往不是专门的理论建构式的研究,而主要是谈现象性问题,或从都市文化的角度研究城市人群、城市特点、城市建设,如李友梅《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上海为例》⑥、邱国盛《20世纪北京、上海发展比较研究》⑦等。另外,都市文化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方便,论者试图还原真实的城市文化背景、文化状况、审美风尚从而更为本真地考察文学作品的面貌和风格特色,这种研究一方面具备传统社会学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更具体地考察了一些文学样式、文学流派、文学风格的产生环境,从而使人们在更为鲜活的背景下看到文学作品或作家真实的一面,正是由于这种研究方法与社会学方法比较接近,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成为一些研究者引用的对象,如赵炎秋《试论都市与都市文学》⑧、艾尤《都市文明与女性文学关系论析》⑨等。 第二种对马恩理论的运用则是一种系统性的方式,这与第一种多少带有片段性的引用是不同的。这种方式也是都市文化研究中最主要的模式,具体来讲,就是试图以马恩理论中关于社会、城市、人等方面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原点,在此基础上加以中国化的改造,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理论生产能力的新理论。这种改造有点像牟宗三对康德哲学的运用和改造,牟宗三哲学的鲜明特点是将康德哲学的理论框架(也包括一些概念如道德、知性等)进行消化吸收,并在此框架中构筑自己的理论,所以牟先生以《心体与性体》为代表的一系列哲学著作都带着鲜明的康德哲学的影子。与此类似,当下以刘士林为代表的研究者就是采取这种方法。经过几年的研究讨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可以充当都市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对其加以系统性论证,认为当代都市社会在深层结构上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共通点是马克思理论可以运用于当下社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念加以系统展开,具体来讲马克思的“社会生产”理论、“消费即生产”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都可以成为都市文化研究的理论来源和研究框架。同时在方法论层面,刘士林等人信奉马克思所说的“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观点,实质上就是以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作为研究的起点和模本,从而逐渐将理论和方法衍射到其他中小型城市⑩。目前,相当一部分学者对于这种主张是赞同的,在2005年12月初上海召开的“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上,国内外首次对都市文化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范围、理论框架与范畴体系、价值理念等基本问题进行学术探讨,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得到了较为普遍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