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端于20世纪末期的weblog,今天已发展为中国都市文化的一大景观。Weblog缩写为blog,中文音译为“博客”,是一种以不断更新的个人日志为基本形式,为都市个体提供书写场所的特殊的虚拟空间。它所引发的文化问题是以往的文化所未曾有的。作为一种典型的网络超文本形式,除文字之外,博客往往还利用图像、声音等丰富的文本内容,通过网络超链接扩展文本的阅读空间。随着博客的发展,关于博客的研究也愈加深入。有学者(如Jan Schmidt)强调,研究博客应将博客实践和权力关系联系起来,“不只看博客文本自身,还要观察博客生产实践中所产生的关系”①。如何跳出博客文本分析,将文本研究和博客的网络电子文化表意实践及其社会机制联系起来,探究隐含其中的复杂人际网络和权力关系,乃是博客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本文的基本出发点。因此,本文引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通过研究博客文化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复杂纠缠,探究其深层的私人话语公共化实质及其对公共领域的解构。 一、公域中的博客文化 网络是一个由无数私人用户联结而成的巨大的公共领域。博客则是这个公共领域中一个面目暧昧的匆匆行客。比较一下博客与私人日记,可以看出博客的多重面目。日记只是给自己看的私人读物,而博客则是为他者而写作或至少假定了他者作为读者的某种超越私人事务的公共空间。在哈贝马斯那里,“公共领域”指的是介于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领域中间的领域。一方面,“公共领域”属于“私”的范畴,是摆脱了“公”的强制性、官方干预和其他一切教条权威的私人领域;另一方面,“公共领域”在私人领域中又超越了家庭和个人日常生活,“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的。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共舆论领域,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抗衡”②。可以肯定,哈贝马斯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作讨论,尽管并未预料到网络文化将发展成一种强势的虚拟的公共领域,但他却始终将媒体作为一个重要的范畴予以强调。在哈贝马斯看来,作为公共舆论或公共话语的重要载体,媒体——尤其是大众传媒——在公共领域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其机制化进程。由于符合公共领域的平等性、公共性、开放性和批判性等特点,媒体对于公共领域功能的发挥起到了关键作用。当然,他未曾预见到媒体也有集中化、控制性等复杂的属性,并没有显现出公共领域的基本特点。③这也是我们在博客文化分析中需要加以注意的。 通过在网络上发表个人日志,引发他人的评论和针对某一问题的广泛讨论,并通过标签等超链接形式与其他博客相连,博客与其他网络媒体形式相比,其形态更接近于哈贝马斯头脑中的私人聚集的沙龙或咖啡馆,更能体现由“文学公共领域”向“政治公共领域”的延伸,即由少数人品评一篇博客日志转向网络公众就某些公共事务进行集中探讨并最终基本形成一个公众意见。由于博客生产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个体书写个人日志的需求,博客可谓是由私人领域中发展出公共领域的典型方式。借助评论、标签、链接等技术手段,博客不停地编织着强大的无边无际的网络超文本,将无数个体的心情、经历或思想凝聚成一个大的公共交往平台,即将私人领域聚合成公共领域。这也正是博客和其他赛博空间形式最大的区别,后者——如即时通讯和聊天室等——往往只是相对简单的一对一的即时交流,或者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由相对集中的人群完成的针对一个话题的讨论。而博客的读者和主人无需进行同时的在场交流,读者自发地随意搜索同一主题的不同文章,不仅将博客文本联系起来,也将博客主人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大的讨论群体。这样,私人书写往往成为公共讨论的基础或导火索,博客营造的原本狭隘的私人生活的交流平台也逐渐延伸为没有边界的公共空间,私人话语也就转化为公共话语。这样一来,博客成了穿梭于公域和私域之间的流动的话语空间,“它们既不秘密也不公开,如同日记一样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同时又是面向世界的声音”④。加之博客在西方网络文化中诞生之初就是以反对主流媒体和意识形态的姿态出现的,具有某种民间性的政治批判功能,因而博客文化本身有可能彰显公共领域的平等性、公共性、开放性和批判性等特征。但遗憾的是,由于受到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博客文化似乎并没有朝这一方向发展,反而导致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限的不断模糊乃至消解,甚至在公共领域中形成了一些反公共交往理性的倾向。只要对中国当下的博客文化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个问题。 回到哈贝马斯,他强调“公共领域”的产生前提在于国家和社会的分离,相应的,公共领域的社会结构转型就在于二者界限的混淆,即社会国家化和国家社会化。前者意指由于各种利益冲突无法在私人领域得到解决,而必须诉诸公共权力,使得国家干预社会领域成为可能。后者则源于在私人交往中形成的追求共同政治诉求的利益集团,使得“公共权限也向私人组织转移”。哈贝马斯称之为社会的“再封建化过程”,认为它生产出一个“摆脱了‘公’与‘私’的区别”的“重新政治化的社会领域”,“其缘由则在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关系的结构转型”。⑤博客文化中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机制也正是由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转换和融合构成的,因此,探讨公、私领域在博客中的转换是研究博客文化中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有效途径。 在网络文化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限的模糊并不始于博客的生产和发展,而是网络媒介的不断兴盛所必然带来的问题。网络文化一方面造成了现实社会人际交往的淡漠,但另一方面更营造了一个促进公平的信息共享和民主的公共交流的虚拟平台。在这个意义上,网络文化构成了网络自身对社会文化的补偿机制。相应的,包括网络论坛系统等电子媒体的产生都预示并揭示着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限的模糊⑥,而博客最为集中地体现了这一问题。这是因为,与其他类似的网络交互形式不同,博客的虚拟交往具有快速更新、五零特征⑦、非实时瞬时交互等基本属性。这样,博客文化对于其参与者基本没有任何要求或限定,参与者的时空范围最大化,继而最大化了交往空间生产的有效性。这虽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发生有所不同,却也呈现出网络时代公共领域的新特征。不仅如此,博客文化还习惯于运用公共话语入侵私人领域,或私人话语公共化,这些最终导致公、私域逐渐陷入混乱。这不仅有可能为官方意识形态入侵博客并使其公共领域成为傀儡制造机制,而且更有可能为消费文化渗透于博客生产并把“文化批判的公众”转型为“文化消费的公众”⑧创造条件。平等性、公共性、开放性和批判性在博客文化中逐渐被消解,私人话语和公共话语混为一谈,从而模糊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模糊了隐秘和公开的距离,甚至模糊了道德和伦理的边界。 二、公域和私域的转换机制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转换与混杂在博客文化中得以集中表现,一方面离不开上文所述国家意识形态和消费意识形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博客文化的生产机制所决定的。这是哈贝马斯所未预见到的虚拟公共领域结构转换的特殊性。博客的非实时瞬时交流和五零特征带来了博客个体的碎片化,博客所拥有的强大受众群体不断激发着博客个体引发或参与公共讨论的“在场”的欲望。个体碎片化为自我掩蔽提供了条件,而“在场”的诱惑又必然带来自我暴露的欲望,博客文化正是在自我掩蔽和自我暴露的平衡中生产意义。二者的平衡为隐私公共化创造了条件,消解了公共领域的批判性功能,最终实现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重合、转换和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