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审美文化”概念的提出 “审美文化”是中国学者提出的美学范畴,它最早出现在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一书中。 《现代美学体系》作为新时期以来较早成形的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构筑了一个包含八个分支学科的理论框架,即审美形态学、审美艺术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教育学、审美设计学、审美发生学、审美哲学。其中审美社会学依作者的说法旨在“研究审美活动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美学分支学科,它吸收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围绕审美文化进行社会学的研究。”①就是说,作者将审美文化视为审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而这一点,在该书的第五章“审美文化”中得到进一步的确认。 对于“审美文化”的概念,该书是这样界定的: 文化作为大系统无所不包,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子系统便是审美文化。所谓审美文化,就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审美社会学研究的中心课题。详细点说,审美文化是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的。第一是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包括各种艺术作品,具有审美属性的其他人工产品,如衣饰、建筑、日用工艺品等,经过人力加工的自然景观,以及传播、保存这些审美物化产品的社会设施,诸如美术馆、影剧院等等。第二是审美活动的观念体系,也就是一个社会的审美意识,包括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价值标准等。第三是人的审美行为方式,也就是狭义的审美活动。这种独特的人类行为方式,通过审美创造和审美鉴赏两种行为,不断地将审美观念形态客体化,又把物化的审美人工制品主体化,形成审美对象,产生审美感兴。② 从这一定义出发,该书对于审美文化的构成与特性、审美文化的动态过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一方面将审美文化的三个基本构成因素即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进一步展开,并对审美文化自律性与他律性及其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又对审美文化的三种行为方式即审美生产、审美调节和审美消费相互连接的动态过程进行了描述。最后着力揭示了当代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类生活方式变化的背景使审美文化面临许多新的课题,一是通俗艺术与严肃艺术相互对抗;二是艺术的传统与反传统相互冲突;三是现代科技给审美活动带来了重大变化。 在此之前,“审美文化”在汉语系统中还是一个不经见的概念,国内学术界、美学界也似乎尚未使用这一概念,可以认为这是叶朗先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一个具有现代意义并辐射和涵盖整个审美和艺术活动的总体性概念。 二 寻求“审美文化”概念的国外学术渊源 “审美文化”概念的横空出世,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关注,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到国外的学术思想中去寻求相应的事实。搜寻的目光最早投向了原苏联。代表这一取向的是金亚娜发表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两篇文章:《审美文化的概念和结构》和《苏联的审美文化研究》③。前文列举了80年代中期苏联审美文化研究的若干最新成果,特别是对于这些成果中关于“审美文化”的定义作了介绍。后文概述了苏联的审美文化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到七、八十年代臻于繁盛的状况,也对其中的长短得失作了客观公允的分析。从以上两篇文章的介绍来看,苏联学者对于“审美文化”的理解,总的说来倾向于对人类社会生活中所有审美现象进行整体把握和全面概括。1984年莫斯科出版的《简明美学辞典》中“审美文化”辞条的表述大致可以代表这一倾向:“审美文化是社会其他领域审美方面的总和,或者人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创造和消费的审美价值的总和。”有的苏联学者还对审美文化的构成进行了深入探讨,如Γ.瓦西列斯库列图表说明,审美文化是下列三个组成部分的统一:“作为审美意识和整个审美文化基础的审美感和审美情感;作为审美观和审美信念基础的美学知识;各种活动及其形式审美因素赖以表现的技能、方法和创作熟练技巧。”④另外国内在同一时期出版的一些辞典开始收入“审美文化”辞条,其中引用或翻译苏联学者的有关观点也大体相近。⑤ 搜寻的第二个目标是德国古典美学。有学者追溯到席勒,认为席勒在《美育书简》(也译为《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首次提出“审美文化”的概念。⑥但是对于这一观点不乏异议,后来有人指出,该书所使用的德文asthetische Kultur一词,如果孤立地看,固然可以译为“审美文化”,然而理解为审美陶冶、审美修养、审美培养、审美教育亦未尝不可;但是如果将该词放到具体行文之中,译为“审美文化”就难以讲通,不免有牵强之嫌。故此认为“席勒在审美修养或是审美培养等意义层面使用asthetische Kultur的可能性最大,而非现象地提及‘审美文化’概念。”⑦可以为此提供佐证的是,席勒该书在国内通行的译本有三种,即徐恒醇译《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缪灵珠译《美育书简》(《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这三种译本均未将asthetische Kultur一词译为“审美文化”,而是分别译为“审美教养”、“审美的修养”、“美感教育”等。这三个通行本子如此一致地避用“审美文化”概念,应该说自有其道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