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岁末,“山寨”一词狂飙突起,席卷各大媒体。这场从2003年就已开始,以“山寨手机”等数码产品为代表,以模仿抄袭为特征的山寨产品潮流,却在近日逐渐演化为一场遍及各个领域的草根文化狂欢,山寨明星,山寨“红楼”、山寨“鸟巢”、山寨版“百家讲坛”、山寨“春晚”……你未唱罢我已登场。12月2日,一贯以严肃、权威著称,“居庙堂之高”的央视新闻联播关注“山寨现象”,称“‘山寨’一词已经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新闻联播的关注标志着民间自发的文化行为正式进入主流媒体的视野,山寨风尚正渐入高潮。 与此同时,关于山寨的诸多争论在互联网和传统媒体上次第展开,王冉在其博客《山寨文化泛滥是一件丢人的事》中说“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标榜和昭彰,不如说是对中国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位的裸露与讽刺。”中国青年报也发表文章称“山寨文化就是强盗文化”,“它盗取他人的知识产权,经过组装、拼凑、换版、贴牌,俨然正版充斥市场,成为消费者的新宠。而一旦被冠以文化之后,盗版之风、侵权之风就更加堂而皇之。山寨文化是劣币驱逐良币,市场经济的自由也就像被贴牌一样,变得一文不值了。”而另一方面,为山寨文化鼓与呼的声音似乎还略占优势,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的一项在线调查(截止12月19日,参与人数共10345人)显示,在和“山寨文化”有关的词汇中,排名前五位的是:草根(12.09%)、复制(11.48%)、创新(11.29%)、D1Y(11.16%)、冒牌(10.22%),54.94%的参与网友看好山寨文化的前景,54.64%的参与者认为对山寨文化应该任其发展,27%的人认为山寨文化是在一种需要的前提下孕育而生,17.55%的人认为“山寨文化可以激发人们追求创新的精神”,17.34%的人认为山寨文化是草根文化的体现,14.2%的人认为山寨文化是追求个性的体现,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嘲讽。 讨论问题的前提是厘清概念。在此,我们必须厘清“山寨产品”和随之而来的山寨文化风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以上的争论中我们看出,反对山寨者,其实重点在于反对山寨产品,因为其简单的模仿抄袭可能会伤害到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从长远来说则会损伤和窒息一个民族的创造力。而赞同山寨者,赞同的其实是山寨文化所代表的草根文化潮流,他们作为“庙堂文化”、“主流文化”、“正统文化”的对峙而存在,没有正统的约束,具有强大的自娱功能。“在它的嘲笑之下,一切自以为是的假权威和假公正的虚伪面孔,都会脱落下来。”① 在此意义上,笔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山寨产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暂时现象,是代价高昂的品牌产品无法满足腰包干瘪的人们兴致勃勃的消费欲望情况下的暂时替代,是法律和知识产权阳光暂时普照不到之处的片刻“偷欢”。而山寨文化则很快将走出“模仿”阶段,凭借草根阶层庞大的创作者基数和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力而蒸蒸日上。 一、山寨文化是一种民间文化 如果说山寨明星、山寨广告的重点在于模仿,山寨红楼、山寨百家讲坛的重点在于文化的多元化解读与呈现,那么,最近以山寨春晚为代表的山寨文化则明显走向了草根创新与大众狂欢,它不再以模仿和对抗为最高目标,而是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呈现出一种民间文化的特色与活力。它的草根性、大众性、民间性、娱乐性、自发性、参与性,使其一诞生便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和追捧。由此,山寨春晚的被关注、被追捧本身,便成为一种意味深长的文化现象,暗示着主流文化的潜在危机和民间创作力量的不甘寂寞乃至分庭抗礼。 在很多讨论山寨文化的文章或节目中,山寨文化被称为“大众文化”。但事实上,大众文化的含义常常包含了互为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由”大众生产的文化,还是“为”大众生产的文化?前者通常是指来自民间的土生土长的民俗文化和由青年人所创造的街头时装、音乐、艺术等青年文化,通常也称之为民间文化或者是草根文化。而后者是指把大众视为“消费者”而大批量生产的文化快餐,如流行的广播、电视、电影、出版物等,因为其大量、复制、千篇一律和缺乏个性,也被称之为“文化工业”。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的学者,通常是在文化工业的意义上使用“大众文化”这个词汇,正因为其既不是大众所生产的,也并非为了大众的利益所创造的(大众在这里只是作为为生产者创造利润的“消费者”而存在),因而成为众多学者批判的对象。麦克唐纳认为,民间文化发端于下层,是民众自然而然的经验表达,不受高雅文化的恩惠,是为民众自享,满足自身的需要。大众文化则是从上面下达,是为商人雇佣的技师制作,它的观众是被动的消费者,其参与程度就限制在买与不买的选择上面。② 以山寨春晚为代表的山寨文化,是作为以“央视春晚”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现象的对立面“民间文化”而存在的。而在众多讨论中拿来作为大众文化对立面的高雅文化或者说精英文化,本不应该是指央视春晚这样有着巨大收视率的、为大众媒体所广泛关注的、营造温馨社会现实的文化现象,而是只能被少数人所拥有的乌托邦式的天地,比如严肃文学、交响乐、世界名著等,它注重对现实进行严肃的思考与批判,又不肯在一片萧瑟与灰暗中放弃对未来的希望。它引导人们超越现实的禁锢,向往一个更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