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对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影响 韩晓莉(山西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1.58~64 20世纪90年代,社会文化史研究兴起于国内学界,然而,不同于西方社会文化史研究的是,国内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并没有表现出与传统文化史的彻底决裂,而更像是文化史研究基础上的深化研究。虽然学界关于文化史学科定位的讨论之声不绝于耳,但社会文化史对文化史研究的拓展之功确是毋庸置疑的。文化史与社会文化史这种亲密关系的形成,既源于文化史研究在国内的复兴未久,研究中还有很多可待深入的空间;也因为国内文化史研究者对于兴自西方的社会文化史研究曾经的选择性借鉴和谨慎的批判态度。 对文化的认识和解释是文化史和社会文化史研究都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文化史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界定,到社会文化史强调文化能动性基础上对社会与文化关系的探询,学者们总是在对文化概念的把握中寻求研究的突破。就对文化的理解而言,同样关注文化的文化人类学所形成的文化解释、“深描”理论和田野调查方法都可以为社会文化史研究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借鉴。 他者凝视中的艺术生成 ——沐村旅游展演艺术建构的人类学考察 魏美仙(云南艺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1.43~47 旅游中两种文化相遇时,双方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以共同的文化认知为中介,以此为基础彼此进行文化的再分类,凝视就是一种权力运作中的分类。旅游他者的凝视对旅游地文化是一种阐释和建构的动力和方式,它把对象从一种服务于日常生活的功利性存在过滤为纯粹感官的体验和满足,在感官愉悦中超越日常生活,实现他者分类中的审美化,从而把文化符号分离并提升为艺术符号。而在旅游场景中,“被看”并非完全是被动的,而是对他者凝视的积极回应。本地文化被制作成可看的无关村民日常生活但又模仿村民日常生活的符号,在似与不似的感觉中,本地人进行了化熟为生的文化运作,即沐村人在“展演”中实现了生活符号的“陌生”化,使其从生活转化为“艺术”。在他者和本地人生熟交织的转换中,文化符号就逐渐在看与被看中定型为“花腰傣”“艺术”。这种展演,是人类学语境中艺术“场景”性的一个注解,也呈现出当代全球文化交流的生动图景。在当代消费社会,视觉性文化越来越突出,凝视日益成为人们与世界的关系图式,在凝视中我们与异文化相遇并进行着文化的交流互动,当凝视发生时,被凝视的文化在凝视的权力关系运作中随着凝视者的消费欲望而发生改变,被凝视者日常文化生活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转化为展演性呈现,如此,他者的凝视在为即将湮没的地方性传统文化传承注入一点动力的同时,其对旅游地文化生活实践的影响也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文化建设:人类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 胡守勇(中央民族大学)/《云南社会科学》,2009.1.32~35 人类学在4个方面为文化建设发挥作用:一是文化建设需要借鉴人类学研究的方法和基本观点;二是文化建设应该树立人类学的大文化观念;三是文化建设需利用人类学熟悉“草根”文化的特长,建设好人民群众自己的文化;四是文化建设需发挥人类学精通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的优势,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的的大发展大繁荣。就人类学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行动模式而言,可以有三种:第一种是参与决策模式。人类学者要将学科理论和当前国家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宽和加深研究领域;积极接受政府的委托或者要求,提供文化建设的资源评估、规划编制、实施方案、预期效果等方面的服务,或者采取到政府文化部门担任工作顾问等形式,直接参与决策。第二种是辩护模式。人类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民族文化知识和对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在文化开发中维护当地人的正当权益。第三种是文化策划模式。人类学者可以通过设立文化策划或咨询公司、制作民族志电影或民族题材文化节目、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参与文化建设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策划。 移民社会的文化记忆 ——朝阳社火文化的象征意义阐释 李巍(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研究》,2009.1.166~170 辽宁朝阳社火作为一种民间的、活态的、世代承袭的文化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它是来自中原一带的移民世世代代所操演的文化传统与社会生活的深层积淀,蕴涵着反复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作为一种春节期间表演的民间风俗活动,它也承载了中原汉族移民的辽西地区安居后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聚合功能。他们通过日常生活中带有某种仪式性的演唱操演,串联起本土文化的轨迹和悠长的集体记忆。通过社火表演,人们认识、交流、沟通,深化了情感,加深了友谊,使家人之间、邻里之间、村寨之间、族际之间减少了矛盾与纷争,创造了和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朝阳社火这个承载移民文化生态变迁的典型个案,对于移民文化生态中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保护,积累保护经验,丰富保护手段,提高保护水平,全面实现保护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