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09)02-0005-09 近数十年来,国内讨论中西思想文化和宗教信仰时常引用的一个理念就是所谓“超越”。认为西方思想和信仰具有“超越性”,而东方思想和信仰缺乏“超越性”;或认为西方的属于“外在超越”,中国的则属于“内在超越”。① 我对这些说法,一直有所存疑。由于这一问题牵涉甚广,其中关于西方人在东西比较中对东方文化所持的“本质主义”偏见我已有些初步论析②,故这里主要针对中西宗教信仰和哲思理念的“超越性”来评述西方学者的一些论说和其所引发的问题。 一、外在超越与内在变化 西方学术界大多认定公元20世纪为“转向语言分析”的时代;范围由20世纪初的语法逻辑到20世纪末后现代主义的“文本论”。在这一视野上,从“内/外”的文本字义上说,既然已“超”已“越”,就是外在的了;一直内在的,只能称为“转化”或“变化”了。进一步地从本源本质上分析,任何“
”既然已转变,便成为“异者”(the other)或异化为“
”了;而“
”和“
”不同之处,便是“
”超越了“
”之处,亦即是外在于“
”之处。不过,如果纯然是“自我转化”,则无论主体“S”如何变化,都仍然是主体“S”,无所超越。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S”指的是范畴性的主体(如“人”),S=
,
……。
指的是一具体的主体(如三十岁时的孔子);由S变为
,是由“人”变为“孔子”;由
变为
则是如“由三十岁而立的孔子”发展成“四十岁而不惑的孔子”。当然,由S变为
也可以指从“人”作为一理念范畴转为具体的一个个人,如“孔子”,但这已是康德式的“西方哲学上严格论定的超越哲理”,而不是单纯的“内/外”文本字义分析了[如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分析”(Ordinary Language Analysis)]。在这一基准上说,西方所谓的“外在超越”,也不能完全没有主体“S”;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属于“自我的转化”——康德提出的“先验范畴/超越理念”(transcendental a priori categories)从观念划分而言是有异于“经验”的,因而外在于“经验”;但从观念运作和分析的进程(或黑格尔的辩证进程)而言,则这所谓“先验范畴/超越理念”也是与“经验”连为一体的(a continuum)③,因而也可以说是内在于主体“S·人”的:先于“经验材料”,但与“现实经验”同体共存——从观念或语言分析而言,没有“经验”便没有“先验”,因为“先验”是相对“经验”而来的。④ 不过,如果所论述的不是超越变化的主体“S”(
,
……),而是促使这超越变化之因“Y”,则这因“Y”无论在西方或中国的论述都是有异于“S”的,都是外在的。以儒学的“克己复礼”⑤ 为例:克己的主体是内在的“己”,但所复的“礼”则是外在的规范。一个是主体(S),一个是客体(Y)。如果“克己”本身也有赖于“礼”的理念为规范,则“克己”也属于外在超越了。“内在超越”一词在语意上是自相抵牾的。至于主体(S)与客体(Y)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哪个是始点或根基,哪个最重要,到底是谁在超越,如何超越,而又超越了谁?甚或如西方基督教义之有二主体:“S=人”与“Y=上帝”;或则“Y”外在(上帝为超越于人的主体),或则“S”外在(人是自外于上帝的罪人)。这才是旨意分歧之处。这是古今中西一直争议不绝的论题。⑥ 再从基本字义上说,西文“超越”(transcend)作为行动词,原义只是“超出”、“胜过”、“优于”。而真正从行动上说,“克己复礼”是很够格的“超越”了。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⑦ 这更是终生不断地无止境的自我超越的行为。超越的主体虽然是同一的“吾/S”,但是“所志于的学”、“所立的道基”、“所不惑的分寸”、“所知的天命”、“耳顺所闻的道”和“从心所欲而不逾的矩”,都是外在的“理/Y”。《论语·里仁》中所言“朝闻道,夕死可也”的“道”,更是大大地超越了人的生命本体。另外,就人所尊敬或崇拜的对象而言,“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⑧——“高山”是地地道道的一种“外在超越的指标”;高山本身是自然物,但在这里它是象征了外在超越的精神指标,和基督教的圣母画像、木头做的十字架、甚至生为人子而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之象征性是同一属性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指的则是远远地超越了自我(如果是自己一人所不能至)甚至是超绝凡俗(如果很多人都不能至)的层次了。西方基督教的上帝之所以为外在超越的象征,正是由于他是人所“不能至”的。至于上帝三位一体中的一个分身——生为人子的耶稣,已是有一半属于“内在的人本”,另一半则是凡人所“不能至”的超绝人世的神子。在这一层面上,中国人的超越和西方人的超越都有内有外,都有其相对性和绝对性。 上面的论述,看似文字游戏,但牵涉到西方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理念语言分析,超越了18—19世纪西方康德的理念分析和黑格尔的语意游戏。⑨ 二、西方学者对中国超越哲思的肯定 关于西方思想信仰中具有“超越性”、中国思想信仰中缺乏“超越性”或只有“内在超越”的一些观点和理论(其实大多只是一些观点,很少有深入的分析和理论),大多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西化”过程中受到一些西方的观点和理论的影响或误导而来的。在此先讨论近年一些西方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正面论述。 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波恩汉学派的宗师特劳策特尔(Rolf Trauzettel)教授在《从语言分析视野论中国人的本体论问题》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高超的本体论思想,不过这一思想由于受到中文文字特性的制约,未能充分地表达出来(按:其实只是没有用西方语言的表达方式来展现而已)。⑩ 在中国出生的当代美国著名宗教学大师、著作等身的哲学家休斯顿·史密斯(Huston Smith)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超越观》(11) 中更认为,中国思想文化有着极为超绝的“超越观”;这“超越观”的层次太高妙超俗了,它超越了人间世俗语言所可能有效地充分表达的层次。休斯顿·史密斯还认为,中国人早在两千多年前便理解到“神圣”对“世俗”的超越性,中国古代哲人更进一步理解到人的“语言”(包括“语境”)的世俗本质,而理解到理念(理想)的层次越高妙,便越难用人的世俗语言来表达。(12) 如果古代中国哲人很少详尽地去论析超越理念的本质,这不是他们没有“超越的理念和境界”,而是他们心意中的“超越境界”太高了,越望越高——“仰之弥高”(13),并且他们对表意的语言的属性与功能有很真实的理解——“言不可若是其几也”(14),因而他们真诚地履行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认知和信念,表达出“予欲无言”(15) 的断语——那是“天”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