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在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中的不断涌现,发展援助①成为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几乎所有的主权国家和重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大量的国际非政府组织,都作为援助者或受援者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发展援助具有不同的属性:它是一种资源和服务跨国转移的经济现象;对于援助国而言,如同教育支出、国防支出一样,援助支出也是一项涉及财政开支和纳税人利益的国内政治问题;因为涉及国家间关系,尤其是南北国家间关系,毫无疑问,它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政治问题。由此,对于发展援助的研究就有经济学、政治学和国际政治等不同的学科取向。 经济学取向的研究大体包括两种类型:一种认为,对外援助是资源的单向、不求回报的、以发展为根本目标的跨国流动,以此为基本假定,它从发展经济学视角出发,研究援外与受援国减贫、发展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其重点考察援助的绩效。第二种则是从国际经济学角度,考察对外援助与援助国外贸和投资的关系。②政治学取向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关注援助国国内政治与援外行为的关系。例如,马腾斯(Bertin Martens)等人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模型,探讨援助国国内选民、援助供应商、政治家等主体之间的互动如何影响援助决策,以及国际援助进程中的委托—代理模式对援助效果的影响。③二是关注援助对于受援国国内政治的影响。例如,史文森(Jakob Svensson)分析了援助带来的受援国内的寻租现象。④ 国际政治学科取向的研究,其核心内容是探讨援助国对外援助的动机,以及援助与受援行为中的权力与利益关系。胡克(Steven W.Hook)以及提希(Sarah J.Tisch)和华莱士(Michael B.Wallace)把关于对外援助的国际政治理论区分为三种范式:强调援助国利益驱动的现实主义,强调受援国需求和国际道义动机的理想主义,以及强调援助是剥削工具、使依附关系结构化的新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激进主义)。⑤基于这种分类体系,本文在对外援助的理想主义理论脉络中,着重讨论国际道义与发展援助之间愈益密切的关联。文章第一部分简要梳理国际道义在国际研究中的地位及其与发展援助的天然联系;第二部分阐述全球性国际社会和相互依赖的形成和发展,在回应现实主义关于道义不能普遍地适用于国际领域这一观点的同时,论证发展援助国际道义的现实基础;第三部分阐释发展援助国际道义的理论基础,即人道义务论和正义义务论;最后一部分试图展示国际道义对于发展援助实践和制度的现实影响。 一、国际道义与发展援助 国际道义(international morality,又译为“国际道德”)⑥是国家在对外关系中应遵循的基于人道义务和正义义务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其核心内容是国家的义务。在国际研究中,国际道义有着深厚的理论传统。以自然法、中世纪神学、契约论、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等信条体系为基础的国际政治思想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称为国际伦理传统。从修昔底德到摩根索,即便那些注重权力研究的现实主义者,也十分关注道义或伦理问题。⑦在经历科学行为主义范式盛行时期的短暂边缘化以后,20世纪70年代,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因素的推动下,在国际研究中,国际道义重新获得关注。 国际道义也是国际研究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查尔斯·贝茨(Charles R.Beitz)概括出当代国际政治中两种流行的国际道义观。现实主义的国际道义怀疑论把国际关系与霍布斯自然状态假定进行类比,认为道德判断在主权国家之外是不适当的。自然法传统的现代阐述者所持有的国家道义论(the morality of states),则把国家与人进行类比,认为国家像人一样,拥有某种免于外在道德批评和政治干涉的自治权利。在对这两种观点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贝茨提出了第三种国际道义观,他称之为世界主义(cosmopolitan)国际道义观。这种观点把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相类比,认为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的成员,对于其他国家的成员负有正义义务。⑧当然,关于国际政治中国际道义的争论,更多的是强调甚至夸大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自由主义的分歧,认为现实主义突出权力而贬抑道义,现实主义的对外行为准则以获取、维持和显示权力为手段,以实现国家利益为根本目的,进而否认普遍道义准则在国际政治中的适用性。而自由主义传统则强调道义的普适性。正如拉姆斯戴恩(David H.Lumsdaine)所指出的,“像所有政治一样,国际政治也是道义选择和道义斗争之事,国际政治中无论什么紧急议题,其最终结果很大程度都依赖于国家采取的根本道义观。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只不过是相同道义选择现象的不同表征而已。”⑨相对于强调两者区别与分歧的观点,罗森塔尔(Joel H.Rosenthal)更多地看到的是两者的趋同,他指出了现实主义所持有的折中权力与道义的立场。⑩霍华德(Michael Howard)也主张权力与伦理、道义之间的调和。在他看来,权力和伦理既不相互冲突,也不存在服从关系,而是相互补充。有效的政治行动需要把两个维度都考虑在内。(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