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550(2009)10-0059-09 从2008年7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到同年10月华尔街崩溃,本次金融海啸无论是对美国经济的伤害程度,还是对国际经济体制的震撼程度都堪称史无前例。笔者认为,在这次危机中,如果我们对国际关系理论(尤其是有关金融治理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就可以得到相当宝贵的启示。本文想深入浅出地就这些启示略加讨论。同时,由于这次危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中美关系亦将有所转变,故本文也想谈谈这次金融海啸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以及中国该如何因应处置方为得体以及不失建立大国风范之良机。 一 二战后国际金融治理体制设立的背景与理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各国在国际金融治理方面既无类似今日的世界银行,更无今日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这一类机构。其原因是,到1947为止,国际关系主要是国与国间的双边关系。同时,很多西方国家都拥有殖民地,故国际投资一类的金融关系多半是宗主国在殖民地进行的经济活动。而一个宗主国与另外一个宗主国之间的投资,其发生的频率与金额与现今国与国之间的投资相比,均微不足道。因此,尽管有国与国之间有双边关系(bilateralism)之观念存在,却没有牵涉一个地区或全球共存共荣的多边(multilateralism)观念。国际关系的理论更没有多边国际经济或多边国际金融治理的想法。 其实,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史与相关理论可以说是“保护主义”(即关起国门拒抗外来产品)与“自由贸易”(即呼吁各国均须开门接纳外来产品)两派的抗衡。这种现象直到19世纪时才略有改变。因为那时英国是世界的霸主,为了英帝国所需,它与世界不同国家签订了若干双边条约(譬如,它在1860年与法国签订的自由贸易条约),从而打开了签约国彼此间的关税大门。那时世界上金融界的国际惯例是以黄金为标准,但其建立于英国霸权的基础之上,并不是基于国际多边的法律承诺与规定。但自19世90年代英国霸权开始下降后,世界保护主义又再抬头,连英国自己都退缩到自己殖民帝国内的市场。① 国际上有关经济(包括金融)秩序的变动——由双边到多边(甚至区域性或全球性),由依靠一个霸主国的保证到以多边条约基础而实现制度化——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终止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两件大事件发生密切相关:一是希特勒纳粹势力的兴起;二是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萧条。 这两件大事有其相连的道理,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与英国以战胜国的高姿态,坚持要求和约中规定战败的德国必须付出巨额赔偿。由于赔偿的负担,德国经济最终拖到绝境,以致民不聊生,从而对现行国际制度大为不满。为了对英、法履行其赔偿的义务,德国每年须向美国华尔街的金主大量借贷。同时,英法两国需要依靠德国的赔偿才有钱向华尔街的债主们偿还它们在一战期间贷款的分期付款。这个循环步骤由于1929年华尔街股票市场发生空前崩溃而中断。其导致的后果是,德国借贷来源断绝,因而付不出对英法的赔偿。英法也因此无法对华尔街继续支付它们在战时借贷所须偿还的分期付款。这更增加了华尔街资本短缺的窘境。1930年,华盛顿为了挽救美国经济,遽而制定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Smoot-Hawley)的法案,从而给美国树起了严密的保护主义关卡。欧洲其他国家也拷贝美国的先例,纷纷设立保护主义壁垒,终而带来了全球经济的大萧条。在德国经济崩溃与绝望期间,希特勒以必须改变现状作为他参选的号召,因而他与很多纳粹党人均被选进德国国会。希特勒在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又在1939年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两大事件除了造成具体不幸的后果以外,更重要的是,它们给世界各国政府敲响了警钟,让世人均觉悟过来:原来世界各国经济彼此间都是牵连一起的。无论是德国经济被拖垮,或是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都会荡漾和波及全球的经济。一个国家树立保护主义关卡就会刺激其他国家回以相应的关卡。这种觉悟与共识为未来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秩序奠定了理论的基础。所以,二战结束后,不但战胜国不再要求战败国支付赔偿,而且为了确保国际经济不再受累于保护主义,特别建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制度(1995年以后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另外,自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之后,人们得到了一个体会,即国际上需要一个“最终应急贷款者(lender of last resort)”的机制,也就是说,在所有国家普遍发生资金短缺时,这个机制可以注入资金,使国际经济形成良性循环。这个体会与共识就是二战后成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的理论基础。②这个体系包括了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设立,说穿了,就是为了防止再一次世界经济大萧条悲剧的重演。但是,尽管如此,2008年底爆发的全球金融海啸还是发生了,而且其规模与恶果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程度。这对当初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构想与理论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以下内容要探讨究竟问题出在哪里,也就是说,为什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没有发挥它应该扮演的角色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