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1;F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9)09-0043-07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化进入到一个新时代。苏联解体后,美国和西方将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作为普世的标准向全球扩展的时代走向终结。美国模式形成于西方特定的文明土壤,具有自身的缺陷。它的普世化是世界失序和动荡的一个重要根源,这最终也导致美国所主导的全球化时代的结束。 一、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及其失序 根植于历史的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进程,它本质上与特定的意识形态并没有必然联系,也并非为特定的国家所主导。自民族国家体系形成以来,尤其是20世纪以来,殖民主义、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自由主义、原教旨主义等不同方案先后登上全球化的舞台①,先后有不同的国家尝试主导全球化的进程。随着冷战的结束,以民主价值观和自由市场体制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美国模式最终主导了全球化的进程。自由市场、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得以向全球扩展,所以,人们常常也将后冷战时代的全球化视为“美国化”或“美国霸权主义的全球化”②。 美国之所以能够主导全球化,既有客观的时代背景,也取决于美国的主观战略。从时代背景看,冷战的结束使得美国成为单极霸权,处于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超强地位,其经济总量、科技创新能力和国民信心等所有一切指标都处于历史最好时期③;当时的时代思潮也倒向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政治民主、思想多元化、开放的社会等思想成为国际思潮的主流④,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成为全球化共识。社会主义阵营的崩溃和苏联的解体使得原苏东国家和中间地带国家纷纷倒向新自由主义。从经济技术来看,美国主导的新经济和信息技术推动着全球化加速发展,互联网等通讯技术的发展成为传播西方思想和文化的途径,成为美国模式扩张的动力。 从主观上看,美国的全球战略也将全球化作为它普世主义的工具和载体。以老布什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为起点,克林顿、小布什都推行了向全球扩展美国自由市场、民主价值观的战略,“全球化”成为美国的意识形态,发挥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自由世界”一样的功能⑤。“克林顿主义”的核心概念就是“全球化”,克林顿政府的“扩展”战略实质就是通过创建和扩展各种国际制度来推行自由市场和西方民主,力图将其他国家锁定在民主和市场的轨道上⑥。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莱克曾指出,“扩展”战略旨在“增强市场民主社会”,“在任何可能的地区培育和巩固新的民主国家、市场经济”。美国将帮助“民主和市场经济落地生根”,从而反过来扩大和加强更为广泛的西方民主秩序⑦。克林顿时期全球化战略的主要目标是正在进行市场和民主转型的中东欧和亚太地区的国家,美国通过新的安全伙伴关系和贸易协定来鼓励这些国家对国内改革的承诺,并尽可能确定其改革方向⑧。比如,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推动北约东扩,其重要战略考虑就是为处于改革之中的国家提供制度框架,以稳定并鼓励民主和市场改革。这些国家加入北约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进行必要的政治制度改革。“向新成员国敞开北约的大门,将会为候选国加强民主制度、实现经济自由化、确保文官对军队的控制、增进对人权的尊重创立动机”⑨。美国推动与墨西哥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也有推动墨西哥经济自由化和确保墨西哥的市场资本主义继续进行下去的考虑。同样的逻辑也体现在美国对亚太经合组织的支持上。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创立是美国推动全球化的又一重大步骤,美国将新全球自由市场与客观的全球化紧密联系起来,借助世贸组织来推广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它也暗含着这样一层逻辑,市场经济与西方民主是不可分离的,它最终培育着民主的形成和发展。单边主义的小布什政府倾向于通过武力来掩护美国模式的全球化进程。“9·11”事件后,美国通过战争手段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确立了自由市场和民主。美国的“大中东计划”也是通过在伊拉克确立美国模式,为伊斯兰世界确立榜样,以此来改造现代化进程遭遇挫折的伊斯兰文明,使之在全球化进程中能够保持民主和市场的方向。向全球扩展民主是小布什第二任期的重中之重,美国在中亚进行的一系列的“颜色革命”同样出于拓展美国模式的考量。美国全球化政策的强大工具是所谓的“华盛顿共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的领导人共同制定的总方针。这一方针建立在取消调节、自由化和私有化三大基础上。美国的全球化战略力图使世界相信,新自由主义模式是唯一符合客观发展要求的模式和唯一可选择的模式⑩。美国通过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将世界锁定在自由市场和民主的轨道上,使得全球化成为美国模式的全球化。 当然,美国推动的全球化也给它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利益,使得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前所未见的成就”(11)。但同时,美国模式本身的固有缺陷也成为后冷战时代全球化动荡和失序的重要根源之一。 在经济秩序领域,“自由主义的全球化模式直接导致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加剧,世界上最贫穷国家和人民被掠夺得愈加严重,全球环境灾难化,全球经济不稳定,以及富人财富获得前所未有的暴涨”(12)。第一个表现是全球经济秩序出现严重的失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都在拉大(13),信奉美国模式的国家内部也出现了社会动荡和贫富分化,为恐怖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温床。“由于全球化发展的不平衡把世界和国家分割为富裕和贫困、开放和排外、有权与无权的两极,从而导致了世界秩序的进一步分裂,并在其他事情上表现了这种分裂,致使国家衰退、跨国恐怖主义发展,原教旨主义、跨国组织的犯罪活动和伦理或宗教冲突的兴起。”(14)美国倡导的全球自由市场,使得市场缺乏监管、投机盛行,石油、粮食以及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越来越大,严重冲击着世界价格体系和贸易秩序的稳定。全球无法就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治理达成一致。第二个表现是经济秩序的严重不平等。冷战刚结束时,美国在各个领域都处于主导地位,并且具有在全球几乎任何一个地方促进其利益的手段和能力(15),它往往推行双重标准的霸权政策。在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中也存在巨大的不平等,非政府组织也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发达国家,大部分以伦敦和纽约为总部。全球性组织,特别是经济方面的组织基本上由西方国家主导。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受到少数西方国家利益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作出的决策常常不顾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行为集中表现了这一点(16)。 在政治秩序领域,中亚“颜色革命”国家、一些东南亚国家、尼日利亚等许多引入西方民主的国家都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美国通过反恐战争、“颜色革命”和“政权更替”等手段输出美国的民主价值观严重破坏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美国将自己的自由主义模式与全球化糅合起来的战略,使得全球化成为自由放任的全球市场和美国民主的普世化,这就是美国向世界扩展的“单向度”的“一元”全球化秩序。美国具有支配全球化的话语权,“使某些世界观有了‘正确性’,把它们简化为‘常识’。但是它显然是西方常识,它把一个‘萎缩世界’的经验提升为全球经验,——虽然世界也许确实全球化了,但是某些人的经验显然比其他人的更加全球化”(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