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是横跨欧亚大陆、合作领域广泛、具有勃勃生机的一个区域性合作机构。成立八年来,它的组织机制和法制建设日臻完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上升,逐渐走向成熟发展阶段。“上合效应”已从俄罗斯及中亚辐射到整个南亚、中东以至其他地区,成为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地区性合作组织。 一、上合成员国为共同利益而聚合 “上合”自成立之日起,就宣布不针对任何国家和组织,其宗旨和目的是抵御对成员国安全构成的威胁,维护和促进成员国的民众福祉,确保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无论是其前身“上海五国”,还是后来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上合”,都为中俄及中亚国家稳疆固边、打击地区“三股势力”发挥并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成员国的共同利益使“上合”在成立后不长的时间里,在安全和经济“两个轮子”的牵引下,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入发展,使其成为成员国稳定政局、拉动本国经济,拓展外交空间的重要依托战略。 (一)“上合”是中俄应对美和西方战略挤压的缓冲器。冷战后,世界大战危险虽然降低,但局部冲突和局部战争有增无减,特别是恐怖主义猖獗,对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构成新的威胁。尽管中俄对美都采取“亲和”政策,但美仍将中俄视为潜在战略对手。“9·11”后,美借反恐之名,研发并扩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范围,推动北约无限扩张,谋求本国“绝对安全”,使国际战略力量严重失衡。虽然当时“上海五国”只是为中国解决与其他四国边界互信成立的临时会晤机制,但它后来客观上也确实为中俄抵御美和西方挤压发挥了事实上的战略缓冲功效,为中俄改善周边安全环境发挥了重要战略支撑作用。在国家的核心利益问题上,中俄都得到了上合强有力的支持,增大了外交活动空间。正如俄专家所言,“上海合作组织可以构成普京所提出的自中国经俄罗斯到大西洋的‘稳定弧’的基础”。① 中俄在这个机制里彻底结束了彼此间的长期戒备状态,相互削减了边界驻军,彻底消除了来自对方的军事威胁和战略上的担忧,得以集中有限财力、军力和国力发展本国经济和应对其他方面的挑战,并以此为战略支撑,调动各方资源,运筹大国关系,提高了各自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地位,彻底改变了彼此独自与美和西方周旋的被动局面。“上合精神”及其全新的合作模式,使中俄进一步拉近了与中亚国家的距离,传统友谊不断加深,进而营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 (二) “上合”是中亚国家安全和经济合作的重要保障和平台。中亚国家长期面临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立主义的威胁和困扰。通过多边安全合作, “上合”成员联合反恐,有力地打击了“东突”等恐怖分子、跨国及有组织犯罪活动,最大限度地压缩了“三股势力”在本地区的活动范围,前所未有地减少了来自外部恐怖主义威胁,为各国维护国家安全,发展经济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多边经贸合作,“上合”成员国优势互补,解决了一些单个国家难以解决的经济难题。特别是中国政府向中亚成员国提供的9亿美元优惠买方贷款,缓解了中亚多数成员国经济建设资金短缺的迫切问题。在安全和经济“双轮”牵引下,“上合”双边和多边的政治和人文等领域合作也得到长足发展。构建和谐地区、建立公正和民主的国际新秩序、树立和平的外交理念已成为成员国的共同追求目标。“上合”为中亚各国改善周边安全环境,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急剧变化的国际局势发挥并将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天,上合组织已成为世界上具有影响的组织之一。其机构切实保障了中亚和欧亚地区的安全地带”。② 对中亚各成员国来说,同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核大国,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联姻”,显然会增强自身的影响。吉尔吉斯斯坦《言论报》载文称,“上合”是一个不结盟的非军事组织。它是“加强成员国间经济合作,建立统一安全空间、具有吸引力的一个组织”。而“上海合作组织与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相互协作,互为补充,但并不是简单地做着同一件事情”。 二、上合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上合组织占据欧亚大陆五分之三的面积,其“成员国共有15亿人口,控制着成千上万的战略和战术核武器,常规军队360万人。伊朗、蒙古和土库曼斯坦希望不久后也能加入这一组织。它们的加入将使人口再增加7800万,联合军事力量将接近420万人。”如果印度和巴基斯坦再加入,上合组织“将拥有世界40%的人口”。③ 加上俄罗斯、伊朗和土库曼斯坦等能源资源国的油气, “上合”将拥有极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其未来发展方向不能不引起美和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虽然“上合”发展较快,合作成就斐然,但其继续深入发展仍面临诸多障碍与挑战。 (一)美国等西方国家分化瓦解“上合”步伐加快。“上合”虽然一再声称其成立并不针对“第三方”,但时至今日,谁都不能否认,它一直发挥着牵制美国和西方对中俄战略挤压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它们对“上合”的戒备和排斥始终没有减弱。尤其是美国和北约,始终都在担心其会演变成中俄主导的反西方联盟,不遗余力地分化和瓦解“上合”。北约借“伙伴国计划”吸引着中亚国家的眼球,美国用“大中亚计划”吊着中亚各国的胃口,“日本+中亚5国”外长会晤机制也不无分化“上合”之意。在此情势下,乌兹别克斯坦经常借故缺席上合“集体活动”,其他中亚国家也各有盘算。不排除“有些北约‘和平伙伴计划’成员国最终可能变成北约的全权成员国”。④ 美和西方加大对中亚国家的诱拉力度,使“上合”保持和提高成员国对组织的热情和凝聚力的任务更加艰巨。 (二)“上合”的“个体”与“整体”利益矛盾开始显现。由于国情不同,不同“上合”成员国对“上合”的战略定位和倚重程度也不一样,这导致成员国对多边合作热情出现差异。俄罗斯和中亚国家普遍注重安全上的多边合作,对多边经贸特别是对能源和其他资源性的合作存在疑虑,致使“上合”的一些多边经贸合作项目一度难以推进。俄不愿对“上合”多边经贸合作投入过多财力,却积极发展与中亚国家的双边农业和经济合作,与哈萨克斯坦联手出资15亿美元建立欧亚经济共同体投资银行,还准备向吉尔吉斯斯坦提供20亿美元能源项目优惠贷款,用于吉在锡尔河上游建设大型水电站。“比什凯克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普京谈的大体是安全,胡锦涛谈的是经济,纳扎尔巴耶夫和卡里莫夫则讲的是能源”。在这里,“每个国家都在向外‘馈赠’着自己的规划。哈萨克斯坦看着俄罗斯方向,因为害怕中国的经济扩张。而乌兹别克斯坦则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协调),为的是在中国和俄罗斯的对立中赚取自己的东西。塔吉克斯坦认真观察局势,特别是认真研究利用水力资源和矿藏开采问题,觉得避而不答要比做出任何高调声明好。俄罗斯强调军事实力,而中国则看重经济”。“为了中亚的能源,中国同意参加为吓唬西方而举行的军演。但是,与西方不和对中国无益。所以,中国选择了完全是另一种战略,即不声不响的经济扩张”。⑤ 由此吉尔吉斯斯坦一著名政治家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上海合作组织还只是一个利益磨合体的俱乐部,因为它还没有战略发展方向,每个国家都在关切自己的事情”。上合组织“不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紧密的联盟。各国间的相互磨合还将会持续很久。”⑥ 俄罗斯和中亚国家既想搭乘中国经济快车,带动本国经济发展,解决迫切的民生问题,又担心大量的中国公司和物美价廉的商品涌入会给当地民族工业和市场造成巨大冲击,最终变成中国的“经济附庸”。俄和中亚国家的矛盾心态制约着“上合”双边经贸和人文等领域的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