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际油价剧烈变动极具戏剧性:这种变动的拐点出现在美国“9·15”金融海啸袭来之前的两个月,而不是在其后。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从当年4月4日的每桶102.51美元涨至7月11日的每桶148.60美元,3个月上涨45%;继而又从7月11日的每桶148.60美元跌到9月12日的每桶100.23美元,两个月下跌48%。① 这种国际油价过山车般的大起大落导致2008年上半年世界各国都在为国际油价暴涨、粮价暴涨、通货膨胀、美元贬值等大伤脑筋。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都没能就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对策达成共识。2008年7月中旬后,形势急转直下,国际油价暴跌,继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世界各国又开始为美国的金融海啸、经济衰退而焦虑。一些公司在剧烈的变动中抓住了机遇,一些企业则面临破产危机。 “对石油定价的控制可能是除海洛因定价之外世界上最秘而不宣的行当。”② 这是德国经济学家、《石油战争》的作者威廉·恩道尔的真实感受。由于国际油价关系到巨大的商业利益与国家安全利益,所以迄今许多看上去颇具权威的分析预测都是具有特定的商业运筹的算计,未必真实。那么造成油价大起大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它与美国金融海啸之间是否互为因果?未来国际油价走势如何?如何才能及时准确预测?本文主要探讨上述问题,侧重从国际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分析影响原油期货投机和国际油价变动的某些规律。 一、围绕国际油价变动的国际政治经济周期 根据传统经济学原理,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叉点决定的。然而2003年3月-2008年7月,国际原油消费需求与出口供给基本保持平衡,甚至是供过于求,但国际油价却大起大落。这主要是以下两种因素相互交织、彼此作用的结果。其一,影响国际油价的决定性因素已从实体经济的供求关系转向石油期货交易市场虚拟的供求关系;其二,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中东局势紧张等地缘政治因素通过国际炒家的心理预期和期货交易直接推动国际油价的飙升。 国际石油期货交易价格是指买卖双方在石油期货市场上公开竞价,对未来时间的“石油标准合约”在价格、数量和交货地点上,优先取得认同而成交的油价。目前世界上重要的原油期货合约有四个: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的轻质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萨斯中质油”)期货合约、高硫原油期货合约、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新加坡交易所(SGX)的迪拜酸性原油期货合约。石油市场与金融投机结合在一起,便产生了石油的金融化。纽约商业交易所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主导的原油期货价格已成为石油市场的基准价。③ 石油期货交易主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布什执政的8年内异常活跃。其重要背景一是布什政府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等引起中东产油地区地缘政治形势的紧张;二是2000年美国通过了《商品期货交易现代化法》,2006年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批准了亚特兰大的期货交易所可以在伦敦的分支机构出售纽约轻油期货合约,大为放松了对原油期货交易的监管。前者体现了新保守主义政治,后者展现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是美国能源军工利益集团与政治权力集合的必然产物。 在上述背景下,国际政治与石油期货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增大。2007年石油交易的70%以上在期货市场进行,比伊拉克战争前增加约10%,在实际的买家和卖家之间进行的产品交易只有不到30%。与石油相关的金融期货日交易量高达13.6亿桶,投机商每天在期货交易中的交易量上升到现货市场的20倍以上,④ 用于原油投机的资金已远超过因实体经济需求而购买石油的资金。2001-2007年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日交易量从1.7亿桶升至4亿桶,增加了1.4倍;纽约交易所轻质原油日交易量从2.7亿桶升至6亿桶,⑤ 增加了1.2倍,约为全球石油日消费量的15倍。2007年-2008年9月每天至少有1000亿美元在国际石油交易市场上流动。 由于石油在很大程度上已从战略资源变成金融期货市场的炒作对象,国际油价定价机制也由此发生根本性变化,欧佩克对国际油价的决定权大为下降。欧佩克的原油产量约占全球原油总产量的40%(石油日产量约为2725万-2775万桶之间),欧佩克产油国除了采取集体减产或增产影响油价外,没有其他手段。在每天十几亿桶石油期货交易量面前,欧佩克日减产或增产50万-250万桶原油对油价走势的影响显得微不足道。 事实上,造成原油期货市场竞相大量抢购或抛售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实体经济的供求关系,而是中东地缘战略形势的紧张或缓和,以及市场心理因素和投机行为所引发的虚拟经济供求关系的变化。要比较准确地把握国际油价变动的基本趋势,首先需要从战略上了解国际油价变动的周期性特点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这里所说的周期,是指决定国际油价基本走势的国际政治经济周期。这种周期大体可分为以下两类,其中第一类周期是指国际政治基本面对国际油价起主导作用的周期。该周期规律如图1所示。 图1 国际政治基本面主导的周期变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