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背景 迄今为止,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传统及众多思想大师已毫不陌生。但奇怪的是,被誉为“西方文明之子”的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却意外地被众多国际政治学者所忽略。实际上,韦伯的思想轨迹跨越两个世纪,在政治现实主义的思想传承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正如著名学者迈克尔·史密斯在《从韦伯到基辛格》一书中所言,“欲了解当今(国际关系)现实主义者特有的研究途径,最好的方法就是从理解韦伯开始。”① 韦伯的国际关系思想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及其德意志民族主义倾向密不可分。19世纪末叶,德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时期。1871年才完成统一大业的德国在欧洲大陆迅速崛起。到一战前,德国已取代昔日“世界工厂”英国的地位,成为欧洲大工业的中心。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改变了德国人的社会政治生活。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德国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经济上的巨大成就,使资产阶级、特别是中产阶级一度产生了自鸣得意的享乐主义情绪,整日陶醉于经济成就之中而不愿涉足政治,同时还孕育了一种日耳曼人特有的傲慢,使之以一种君临天下的姿态来看待其他民族。德国资产阶级既害怕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也不满容克贵族的专制统治。政治上的懦弱使他们一心希望出现一个类似于俾斯麦的政治强人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在当时德国的社会上,充斥着各种相互冲突的政治思潮: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和平主义与扩张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从最激进到最保守的思潮都不乏大批忠实信徒。在此种政治生态中,工业和金融资产阶级更加渴望在政治上与容克贵族分权,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改变德国的面貌和历史进程。他们希望德国也能像其他老牌殖民国家一样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主张进行海外扩张,以促使德国经济更快发展。 1890年是德国政局和外交政策转变的关键一年。当年3月俾斯麦被迫辞职,他的下台标志着德国“英雄时代”的结束,从而开始了威廉二世的半专制主义统治。威廉二世改组政府后,制定了一项争霸世界的“世界政策”,最终走向战争,给德国带来了深重灾难。② 在世界的孤立和容克贵族的统治使德国进入大国行列的事实,使国内资产阶级对容克贵族表现出复杂的双重情绪:既怨恨又害怕,既不满又敬畏,既希望分权又不断妥协。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身为“资产阶级价值旗手”③ 的韦伯对容克贵族统治给德国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这些思考和研究的结晶构成了韦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基本内容。 对于国际关系研究,韦伯在方法论上有明确的主张和鲜明的特点。首先,与“理想主义”的研究取向不同,韦伯主张从事政治研究必须“价值中立”。学者必须认清自己的角色,不能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审美倾向”或政治立场带进研究中去。④ 他认为,学者所提供的学术成果,应该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它不必告诉人们“应该”怎样,而只需指出何种做法可能造成何种后果;其次,韦伯主要从政治社会学角度思考国际关系问题。他从政治社会学的一般概念、理论和方法出发,论述政治、国家、官僚体制以及治国伦理等一系列概念和问题。通过对权力政治、领导人的作用以及道德与政治之关系等主题的探讨,韦伯阐明了他的现实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二、权力与文化 “权力”是国际政治理论、尤其是现实主义思想传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同样,它也是韦伯国际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韦伯从对政治和国家的定义出发来思考权力政治问题。在他看来,政治的实质就是权力问题。所谓政治,就是指国家之间或国家各群体之间争夺对权力的享有或者试图影响权力的分配。⑤ 韦伯进而指出,国家统治的根本问题是暴力使用权的归属问题。所谓“国家”是这样一个人类团体:它在一个既定的疆域之内成功地宣布了对正当使用暴力的垄断权。⑥ 韦伯肯定拥有暴力是国家稳定和繁荣的前提条件。他说,如果哪个社会制度没有理解暴力的真正含义和用途,那么它将会被“无政府”状态所取代。国家是“合法”使用暴力的唯一源泉,其他机构或个人可以使用一定程度的暴力,前提是得到国家的授予或认可,并只限于国家允许的范围之内。⑦ 韦伯通过阐述“国家”和“政治”的内涵,揭示了政治权力的本质,强调了所有政治都离不开为权力而斗争的现实。在韦伯看来,权力斗争在国际政治领域表现尤为明显。在“权力动力”的驱使下,每个国家都极力争夺或者维持强权,以追求或捍卫大国地位,从而对他国构成挑战并导致国际冲突。 作为后起之秀的德国,在1890年也开始将目光转向海洋,走上了以军事扩张为手段的征服之路。与德国统治阶级的军事冒险倾向不同,韦伯虽然赞同德国进行海外扩张以追求大国地位的基本目标,但他认为,德国的“天然条件”、特别是四周强邻环绕的地缘处境,决定了它应该奉行审慎的联盟政策,而非狂妄自大、一意孤行地四处征战。这当然并不意味着韦伯倒向了和平主义者的行列。相反,他强调,尽管持有理想主义情怀的“和平主义者”在道德上具有显著优势,但是,政治并不、也永不可能以道德为根本出发点,冲突是国家间关系的本质。他告诫那些幻想和平的人“放弃一切希望”,因为“和平”不过是冲突特征的一次变革。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