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1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9)05-0038-06 学界普遍认同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有一个转向,而值得注意的是,转向的时间却伴随着纳粹政权的兴起与覆灭。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可以说是从前期探讨存在意义的此在之结构及时间性,转向后期对存在之真理发生结构的思考。巧合的是,人们批评海德格尔的政治失误,也同样针对他早期积极加入纳粹党并号召纳粹革命,而战后却“泰然任之”,以人在命运面前的被动性而推卸责任,并把罪恶与正义相等同。可见,无论在思想或行动上,这个时期都是海德格尔的活跃期。此间海德格尔在各种场合频繁发表关于真理的言论,其中多次涉及对柏拉图洞穴比喻的解释。因此,结合海德格尔的政治事件,解读他在洞穴比喻解释中的政治暗示,有助于我们理解海德格尔谋求回应技术时代和虚无主义的政治初衷及其失误。从其思想出发揭露或辩护他的政治行为注定不会成功也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清醒地认识他的事件留给现代人的无法回避的问题,启发我们深思政治与哲学的关系。 一、技术—政治时代的洞穴居民的被囚缚状况 按照海德格尔的解释,洞穴比喻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描述洞穴居民们的生存状况。囚徒们的头颈和身体从小就被锁住,只能看到前面洞壁上的、实际上是他们后面的物件所投射的阴影,听见从洞壁上反射的、实际上是他们后面的人所发出的声音,而这些囚徒们却把所看、所听到的东西当作是真实的存在者,无蔽的东西。“这些人面前所拥有的无蔽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来自某种其它事物的幻象——就是说,假定他们相互之间能够讨论被给予的东西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他们面前的
(现实的东西)直接视为存在者”①。在柏拉图的对话中,当格劳孔一开始听到苏格拉底给他描述这样的场景时,他的第一反应是,“你展示了一个奇特的场景和一些奇特的囚徒!”②可是,苏格拉底立即纠正了他的惊讶,他说“不,我们和这些人是一样的”③。海德格尔在这里提醒我们,希腊人本来就把大地看作平的圆盘,上面被天穹所覆盖,因此洞穴比喻所描画的场景,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里面的囚徒指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日常就生活在洞穴之中,而“我们”又生活在不同时代,被囚禁的方式相应就有所不同。结合海德格尔整体思想,我们不难看出,他心目中的洞穴囚徒,指的是他所说的痴迷于“公众意见”的“常人”,“常人”就是受广义的技术所支配的芸芸众生。海德格尔认为,随着传统形而上学对存在的遗忘,特别是近代主体哲学的兴起,技术作为人揭示存在的解蔽方式之一,逐渐成为人唯一的一种生存方式并彻底的支配着人。技术摆置下的常人,谋求对世界的计算和控制,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将存在者丰富的多样性均质化、简单化、抽象化,进而发现事物的现成的、不变的规律。这种筹划不仅针对自然,抽象化、单向度化的技术力量同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人的政治生活领域,狭义的技术可以用来为政治服务,而广义的技术本身就会形成一种隐蔽的政治,即现代技术—政治。人们在设计形形色色的政治制度时,总是首先提出所有人的人性中都普遍具有的基本性质、原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理性”炮制出公众所向往的诸多“理念”,并规划行之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方案,这种政治可以是自觉“运用”技术的,甚至在海德格尔看来,它可能本身不自觉地就“是”技术的,是受广义技术所支配的。其结果就像马尔库塞在其《单向度的人》中所指出的那样,“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民主的不自由在发达的工业文明中流行”,而“这是技术进步的标志”④。技术—政治表现为温柔的非暴力性,技术本身的成就使人感到舒适方便,并由此认同以其方式所建构的政治之合理性。舒适性同时也意味着技术控制的隐蔽性,劳动强度的降低,使机器的奴役和与生产率成正比的剩余价值剥削得到认同。技术政治控制渗透到方方面面,阶级差别表面上消失,社会各阶层生活方式趋同,批判性文化渐渐和现实达成一致并最终蜕变为商业享受,超越性的思想被还原为技术上可实现的现实,一切都在均质化和平等化。虽然生活表面上似乎仍然丰富多彩,但实际上已经沦落为单向度的均质化对象乏味的重复运动,人在这种舒适而隐蔽的技术—政治控制下被单向度化,其结果是只能看到唯一的对象,即抽象过的、并不真实的阴影,每个人都自觉自愿地维护着阴影的秩序,普遍认同这种“洞穴政治”,被人云亦云的各种观念所左右,以可以准确地预料洞壁上阴影的出现顺序,并对之加以控制利用为能事,这种技术—政治渗透到每一个人骨髓之中并使其失去真正的自由。因此海德格尔认为,现代西方精神已经从古代高贵的源头堕落并发生了全面的危机,以技术和商业为特征的现代生活方式使人全面异化,如今,德国乃至欧洲处于俄国和美国的两面夹击之中,而这两个国家本身就被“同样可悲的无节制的技术疯狂和无限度的大众组织”⑤所支配,人们正在全面地沉迷于技术—政治的阴影之中。 二、洞穴人的执迷与解放的失败 在这种危机四伏的情形下,洞穴比喻的第二阶段出现了转机。海德格尔指出,第一阶段导致洞穴人迷失的原因在于,虽然他们也确实面对了一种无蔽的东西,但他们不能把眼前所看到的无蔽的东西当作无蔽的东西,因为他们从小受束缚,对后面的情景,包括火、光、物件等一无所知,他们无法区分阴影和现实、光明与黑暗,更不知无蔽与遮蔽,一句话,他们不会“区分”。“这里没有区分,就导致了洞穴中的人如我们所言,‘完全迷失’了——固着于(befangen)某种东西,并被缚于(gefangen)诱人的东西中”⑥。就是说,当局者迷,当局者不知“局外”。当现代技术成为唯一的统治性解蔽方式时,人们的眼中就只能出现与之相符合的单向度的对象,常人的计算性筹划决定着某物的唯一之所是。因此,转机就必然表现为,使囚徒首先学会区分不同层次无蔽的东西。于是,一个囚徒被解开了枷锁,他可以站起来离开固定的位置,转动身子和头颈并四处打量,当他被迫转回头看见洞穴内的物件、火和火所发出来的光,一句话,看见了更加无蔽、更加真实的东西。这里出现了一种区分,一种秩序和等级,无蔽的东西
和更加无蔽的东西
,在“我们”看来,真实的物件和火光,要比洞壁上的阴影更加真实和无蔽,解脱了枷锁的囚徒因眼睛的不适所带来的痛苦,是由于对更高级存在的不适应,然而,囚徒却另有评判,“而当某个人甚至强迫他去看光本身时,他的眼睛会感到难受,他会转过脸去逃向他所能看清的东西那里,此外他还会辩护说,这些[阴影]实际上比人家现在想要给他指示的东西更加清晰[更可见],不是这样吗?”⑦洞穴生活使人失去自由,但同时也给人带来了方便、有序和安逸,“在这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中,人们感到自己‘在世界上’,‘在家中’,并且在这里找到了依靠”⑧。技术—政治时代让人安心,我们的一切活动都“有备而无患”,我们可以像洞穴人预料阴影秩序一样,有计划地建构和谐秩序,防范不好的事情,“从这种安定情绪看来,一切都在‘最好的安排中’,一切大门都敞开着。沉沦在世对它自己起到引诱作用同时也起到安定作用”⑨。突发事件总是让人措手不及,无防范之事没有最好,洞穴中人不愿意往更光明的地方走,正如我们自己沉迷于技术政治控制一样。在海德格尔看来,第二阶段的解放并不成功,原因在于这种解放是消极的、被动的,违背了囚徒的意愿和他的评判尺度。但是,在第二阶段却出现了两点需要注意的,首先就是无蔽或真理的等级,与这种等级相关,就出现了看的正确性问题。囚徒虽然与“我们”在哪种存在者更真实的认识上相反,但不妨碍“区分”的出现,在海德格尔看来,这就是初步教化的成果,囚徒开始知道另有它物,正如现代人如果领会到除了技术—政治控制所导致的庸俗的商业体系和虚弱的民主政治之外还有其他,这就是进步,只有有了区分和比较,才可能使人想象更高的存在。其次,因为囚徒看物件和火光眼睛非常痛苦,所以这些活动都是被强迫的,只要有机会,他会立即逃回到他所认为更真实的阴影上,因此,教化必须通过一种暴力
来实现。尼采就曾经设想出一种以暴力消灭虚弱制度和信仰的“金发野兽”,从而为全新的、强大的、具有创造性的东西铺平道路。斯宾格勒也曾预见说,德国将重新担负起拯救西方精神衰败的命运,而完成这种使命,需要某种新的专制政治的崛起,打碎“金钱的独裁及其政治武器民主”⑩。按照某些学者的研究,用暴力对抗现代文明平均化、庸俗化的思想,在海德格尔那个时代并不新奇,在德国甚至源远流长。海德格尔同样在洞穴比喻中发现了暴力,并且他认为洞穴比喻并不单单是要提出最高理念,首先要表达的是教化,而希腊意义上的教化就是政治,所以《国家篇》第七章洞穴比喻第一句对话就是:“那么接下来我们想象一个关于我们人的场景,并据此来理解我们的这种本性,不仅着眼于其可能的被教化状态,而且还关系到其可能的未被教化状态”(11)。教化的政治需要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