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明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形成于千百年的历史长河,具有地理、经济、习俗、语言、心态诸方面的特征。当代,信息与交通迅速发达,文化交流大量增加,世界显得越来越小,变成了“地球村”。与此同时,客家文明日益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并且成绩卓著。因此,我们需要从人类历史的高度考察客家文明,说明它在世界上的重要意义。 一 国际舆论中的客家人 客家人的群体生息在地球上,并发挥着明显作用,因而逐渐受到国际舆论的关注。众所公认,世界各国著名的百科全书和辞典是国际舆论的一种重要反映。笔者就有关客家的内容进行了一番探索,共查阅52部近年出版的英、法、德、俄、意、西、塞尔维亚文和日文的著名百科全书和辞典,获得了深刻印象〔1〕。 52部百科全书和辞典中,20种刊载了关于“客家人”或“客家话”的专条。它们分别为美国6种,法国4种,日本3种,英国与德国各2种,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士各1种。另外32种辞书不曾包括有关条目:法国7种,美国5种,英国4种,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苏联、南斯拉夫与日本各2种,加拿大、墨西哥、乌克兰和以色列各1种。 关于客家的条文无疑有简有繁,但就内容而论,大体可归纳成两类:介绍较好与介绍较差。 虽然存在若干不确之处,法、美、德、意、西与日本皆有较好介绍客家的辞书。法国巴黎1983年法文版《拉鲁斯通用大百科全书》虽然笔墨不多,但说明了客家的情况:“客家人(Hakkas)是中国东南部适应了新环境的人的群体,他们居住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法文版的《大百科辞典》(巴黎,1983年)、《大拉鲁斯》(巴黎,1987年)和《插图小拉鲁斯》(巴黎,1992年)皆与《拉鲁斯通用大百科全书》等辞书相同,仅作若干变动。 美国的3部百科全书也对客家人作了明确介绍。1988 年英文版的《新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客家人是迁居到华南的中国北方人……客家人是一个非常勤奋和精明的群体,他们团结得十分紧密。”1991年康涅狄格英文版的《美国学院百科全书》认为:“客家人是中国北方的一个群体,他们于不同时期移居至华南的丘陵地区,但从未和当地居民完全同化。他们保存着独特的习俗和方言,此种方言与广东话和普通话相关。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大部分是客家人,海外华人社团的大部分成员也是客家人。”1911年纽约版《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客家人有独特的方言。客家妇女比纯中国人漂亮,不缠足,在公共场合自由活动。客家人是一个很勤劳的群体……他们非常聪明,许多著名学者都是客家人,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也是客家人。” 德国威斯巴登1969年德文版《布洛克豪斯百科全书》有关介绍简单明了:“客家人是中国的一个种族……居住在华南,尤其分布于广东、福建、广西、四川,甚至在海南与台湾定居。他们的方言近似广东话和官话。客家人促进了华南丘陵地区农业的显著发展。”1979年威斯巴登出版的《大布洛克豪斯》百科全书中关于客家的条目与上述说明相同。 意大利于1989年出版的《大百科全书》(意大利文)指出:“客家人是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等省山区的一个人种和语言的群体,一般认为他们由4世纪后来自华北的部族所组成……他们讲一种具有古代风格的中国方言。客家人的社团还存在于台湾、海南、婆罗洲与缅甸。太平天国的鼓舞者与组织者洪秀全也是出自客家人种族。”西班牙1989年出版的《通用插图百科全书》(西班牙文)对于客家人有较多介绍,其中如:“中国南方的种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和福建,后由此分散到台湾、香港和海南。”“客家妇女姿色秀丽,不缠足,从未闭门不出。” 日本1975年出版的《大汉和辞典》说明客家主要是“汉族的一支,分布在福建南部、江西南部等地”,“原为山西、河南的中国北方人,西晋末年北方异族入侵后,避黄巢之乱等逐渐南迁,与两广地区的瑶、僮等混血,其子孙即是。洪秀全、邹鲁、陈炯明、彭湃等即此族之人。” 英美等国另有若干辞书,其中关于客家的条文质量较差。英国牛津1989年英文版《牛津英语辞典》为20卷巨著,但仅载“客家:中国人,当今居民的一部分,住华南,尤其在广东、台湾、香港等地,讲一种方言。”文字长短不必强求,但客家人的特点应该说明。美国1986年英文版《芬氏和韦氏新百科全书》有关条目文字较多,谬误不少,认为客家人“是缅甸人或泰国人的后代,抑或是中国北方土著的后代”;“客家人以务农为主,也从事采石匠、守门人和理发师的工作”。日本1985年出版的《中国语大辞典》中,仅说“广东省潮、梅等地有客家族,原从他处迁来,故有此称。” 笔者在调查中十分遗憾地发现,若干世界闻名的大部头百科全书或辞典内,竟然不见客家条目。这些百科全书是:英国的《钱伯斯百科全书》(伦敦,1973年)、美国的《科利尔百科全书》(纽约,1987年)和《新天主教百科全书》(华盛顿,1981年)、法国的《通用百科全书》(巴黎,1990年)、意大利的《欧洲百科全书》(罗马,1977年)和《意大利百科全书》(罗马,1951年)、西班牙的《索佩纳通用百科全书》(巴塞罗纳,1982年)、日本的《世界大百科事典》(1981年)和《日本大百科全书》(1972年)、原苏联的《苏联大百科全书》(莫斯科,1949—1957年俄文第二版与1970—1978年俄文第三版)、《苏联历史百科全书》(莫斯科,1965年俄文版)、乌克兰的《乌克兰苏维埃百科全书》(基辅,1985年)、南斯拉夫塞尔维亚文的《通俗百科全书》(贝尔格莱德,1976年)和《航海百科全书》(萨格勒布,1975年),还有以色列的《犹太百科全书》(耶路撒冷,1974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