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刊1995年第5 期发表了一组“国学与时代精神”的文章,并希望本院师生和学术界的朋友们就此进行深入研究和具体探讨。我们的倡议得到了响应,现再次刊登有关这一讨论的文章。希冀引起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和国学(中国文化或特指中国传统文化),西学(西方文化或特指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文化)三者的关系,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 近十多年国学在祖国大地确实不断地升温,有人感觉到“热”,那是因为过去偏“凉”的缘故。这些年的温度升高了,和过去相比较,说出现了“国学热”,我看也未尝不可以。在气温变幻、忽冷又热的条件下,人们对“国学”有不同看法,持不同态度,那是很自然的。我认为通过正常讨论、交换看法,可以沟通,也可以求同存异。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很多,有方法问题,有视角问题,有知识结构问题,也有感情偏爱问题,其中比较重要者是有的人对“国学”的看法偏于笼统、抽象,缺乏历史的、具体的分析。我认为应该把“国学”作为历史的文化现象加以分析、认识,从而采取相应的态度。 一、历史地界定“国学”概念 “国学”本来是世纪之初,伴随“西学东浙”、西学冲击中学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提出来的。从思想形式上看,近年出现的“国学热”,似乎是世纪之初历史的复归。因为有近似相同的文化背景,即都处于文化与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世纪之初由古代向近代转型,近年由传统向现代转型),都面临西学对中学的严重冲击与挑战,因而“国学热”都包涵着回应西学冲击与挑战的时代内容与现时要求。但是,又由于这两次“国学热”出现的历史条件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社会认识水平不同、文化冲突的性质与走向不同,所以对“国学”概念的界定、解决国学与西学冲突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本世纪之初,“国学”一般被理解为“国故”。章太炎1910年作《国故论衡》一书,以“国故”概括国学的主要内容与文献典籍。胡适1923年在为北京大学出版的《国学季刊》所撰写的《发刊宣言》对“国学”做了系统地阐述,直接把“国学”解释为“国故学”,并且提出了“整理国故”的系统理论与方法。他说:“‘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国故’包含‘国粹’,但它又包含‘国渣’。……‘国故学’的使命是整理中国一切文化历史。……过去种种,上自思想学术之大,下至一个字,一只山歌之细,都是历史,都属于国学研究的范围。”1925年吴密筹办“清华研究院国学门”(通称“清华国学研究院”),所设国学课程以中国语言、历史、文学、哲学为主。吴密这时对“国学”的理解与胡适基本相同。他在1925年9 月研究院开学典礼所做《清华开办研究院之旨趣及经过》报告中明确说:“……今即开办研究院,而专修国学。唯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1〕我认为这个提法、这个界定,在本世纪初期,为了回应西学的严重冲击与挑战,为了强调民族主体意识,发扬中华文化本位精神,是可取的、自然的,也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我们不可能脱离当时的文化氛围去抽象地解释“国学”。 历史是发展的,人类的认识也不断地深化、前进,今天的文化观念,显然与本世纪初期或前期大异其趣。今天对“国学”的理解与解释应当比过去更加科学,今天再不能、也不必把“国学”解释成为“国故学”了。因为我们今天解释“国学”应当有更高的立意,更新的方法与视角。近十多年来海内外学术界展开的文化大讨论,无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果之一,是对“文化”概念、文化发展的历史,获得了更深层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扩大了文化视野,改变了文化视角,使我们认识到任何一种文化,它既是民族的,也是全人类的。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积淀、文化认同、文化融通、文化互补、文化承传、文化演变、文化转型的历史与价值。我们无论观察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抑或人类文化,都应当具有这种胸襟与气度。 现代社会日益表现出经济、交通、通讯、信息全球一体化趋势。在这种新的历史文化氛围下,究竟应当怎样看待“文化”、怎样看待“国学”呢?如果说20—30年代视“国学”与“西学”为两种对立、对抗的文化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应该看到“国学”与“西学”之间的互补与融通。当然,“国学”与“西学”还是有区别的,但是这种区别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日益淡化,就像一般文化国界、文化民族性日益淡化一样。21世纪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互补与融通趋势越来越明显。诚然,文化的民族性毫无疑问将是长期存在的,但是,各民族共同认同的文化也毫无疑问是越来越多。因而,“国学”与“西学”之间的互补与融通的内容也将越来越丰富。印度佛教文化,本来(两汉以前)是外域文化,不能说是“国学”,但是经过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消化、吸收,已经创造出了中国的佛教文化,这就演变为“国学”了。这是外域之学转化为“国学”的一个明显例证。近现代亦然,有些本来是“西学”文化,传播来中国后,逐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结果,被中华民族所消化、吸收、认同,应该说这种文化也具有“国学”性质了。所以,今天的“国学”,虽然还是中国的历史、文化的全部。但是,随着历史与文化的不断积淀、不断融通、不断演变,其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所以“国学”概念的内涵外延都理所当然的与过去有所不同,“国学”除了包括“国故学”之外,还包括本是外域之学而逐渐被中华民族所消化、吸收、认同或再创造的那部分文化。“国学”不是凝固的,而是历史的、开放的、变化的概念,因而我们今天应该以历史的观点去界定“国学”概念,视“国学”为历史文化现象。我们首先确立这个观念,然后才便于进一步探讨“国学”的价值、“国学”与“西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国学”的态度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