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其在文化中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因为它早已超越了维持生存的本能,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个体生命的存在,而且还升华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境地,成为人们积极地充实人生、提高人生体验的表现。任何发达社会的成员不仅将自己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伦理观念等寄寓于艺术,而且还将其寄寓于日常生活中,使之不仅成为维持个体生命的物质手段,让日常生活成为体现个体创造精神、发展和完善个体独立自主之人格、寻求和认同个体生命价值的目的。中国的饮食,正是在某种意义上寄寓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伦理观念和艺术理想。这样,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就已超越了维持个体生命的物质手段这一表象,从而进到了一种越越生命哲学的艺术境界,成为科学、哲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在其起源观念上表现为“礼”、“乐”精神,在其审美观念上表现为对“味”与“和”的追求,在其实际功用上表现为对“养”与“补”的重视。 “礼”与“乐”: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观念 中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称,如果我们将礼的实质作一分析,就可看出它本源于古代的饮食,也就是说,中国饮食文化孕育出了后来一整套的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礼记·礼运》对礼的起源和发展作了概括的描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极度低下,人们的饮食还没有发达的食器,只是将米或肉放在烧热的石头之上,烤熟后再食用;或者在地上挖一土坑,用手掬捧食物,或者抟土为桴、筑土为鼓,用以盛食敬神,祈求神灵赐福。可见“礼”本源于简陋的饮食条件下原始人敬奉鬼神以祈神佑的祭祀活动。如果再做进一步的考察,便可知道“礼”本源于与古代饮食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说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
,从豊,豊亦声。”禮,
其后用作量器,又用作乐器而击之,于是加‘支’而成‘鼓’”〔3〕。可见“礼”最早源于古代的饮食器,后来人们以其奉玉以事神(从“珏”),或者敲击以娱神,遂发展为“乐”。因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上古社会,人们还未制作出专门的器物奉神,只能因陋就简,以食器盛玉奉神,希望以虔诚的态度得到鬼神的庇佑和赐福。同时,古人饮食前行祭,还是为了不忘先圣教民稼穑之功:“祭先也,君子有事不忘本也”〔4〕,疏曰:“君子不忘本,有德必酬之,故得食而种,种出少许,置在豆间之地,以报先代造食之人也。”〔5〕可见“礼”起源于古代饮食之前追念先圣的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又是每食必行的:“礼,饮食必祭,示有所先”〔6〕,“虽疏食菜羹,必祭”〔7〕。每次饮食之前的祭祀活动不断举行,天长日久,便形成了一整套固定和不断完善的仪式,发展成为后来的“礼”,人们日常的食器,不仅充当了祭器,也充当了礼器,可见“礼”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同先民们的饮食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除“礼”外,中国文化中还有“乐”的精神,而“乐”亦源于古代的饮食生活。前边已谈到,“礼”从“荳”,而“荳”即“鼓”之初文,是古代的食器,这种食器受到外力的击打,发出声音,就形成了最初的“乐”。古人不仅以玉器承玉奉神,也以食器发音娱神,所以“鼓”被广泛地用于古代的祭祀活动中:“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教为鼓而辨其声用。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以路鼓鼓鬼享。”〔8〕可见古代的一切祭祀活动,都要用到鼓乐。其实,从古书记载看,上古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用器皿,曾被广泛地运用于祭祀神灵及日常娱乐活动中。如人们最熟悉的“缶”,最初也是食器:“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
。”〔9〕“秦人鼓缶殆其遗风,故《说文》有‘
’字,训‘鼓鼙声’也。”〔10〕除“缶”之外,从“皿”之字也常为饭器,且这些饮食器常被用作乐器:“帝尧命质为乐,乃以摩路置缶而鼓之”〔11〕,“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12〕,“坎其击缶”〔13〕,“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以相娱乐”〔14〕,“君子有酒,鄙人鼓缶”〔15〕,“齐景公饮酒而乐,释衣冠自鼓缶”〔16〕。这说明“鼓”、“缶”最初为饮食器,后被敲击以娱神或自娱,这种习惯被经常化、规范化,形成了“乐”的早期内涵。“乐”后来发展为“八阙”,以反映农业社会初民的劳动内容、抒写自己对生产劳动的感受与愉悦,祈求风调雨顺,协调天人关系为主要内容。后来的中国文化典籍中,《礼记》中有《乐记》篇,此外还有《乐论》,可见“乐”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后来,产生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礼”与“乐”不断被系统化、规范化,两者紧密结合,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表征系统。 “礼”与“乐”本源于上古先民的饮食生活,“礼”是以日常食器盛物而事神致福,“乐”则是敲击日常食器而娱神祈福。两者都运用饮食器具这一相同的媒介手段,以便使自然秩序、社会生活秩序同鬼神上帝等超自然的存在相互沟通、相互感应,从而达到某种和谐。此后进一步发展,在进入人类文明社会后,这种由饮食中产生的礼乐精神更加系统和完整,成为整个社会伦理观念和美学思想赖于构建的基础。礼乐精神萌芽于上古社会先民们的日常饮食生活,这说明在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观念上,就已蕴涵了华夏文明礼乐精神的基因,而礼乐精神的实质则是天人相谐、天人合一。在有着“食,色,性也”〔17〕观念及抱定“民以食为天”〔18〕宗旨的中国文化系统中,“礼”从原始人以食器奉物事神的宗教祭祀开始,逐渐形成体现当时统治阶级的尊严与地位、包括各种典章制度、伦理规范及婚、丧、冠、祭等礼仪程式的符号载体。而“乐”则从原始人敲击食器发出的声音发展为包括音乐、歌唱、舞蹈等诸多内涵的象征性内容。人们通过“礼”这一象征符号将自然上天观念秩序进行阐释与具象,又通过“乐”这一操作系统对“礼”的内容进行审美的演示与调谐,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由此可见,中国饮食文化从其产生的原初阶段,除了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外,就已在其观念上包含了万物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后并将这种思想发扬光大,具象地表现为礼乐精神,并使其流布于整个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实际功用中,这就使中国饮食文化超越了其单纯的维持和延续生命的功能,升华到了审美文化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