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文化市场迅速崛起和发展,成为当代中国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经济。它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各项文化事业的繁荣活跃,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肯定我国文化市场繁荣兴旺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文化市场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严重的。应当把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文化市场的发展状况 1、令人欣喜的和值得肯定的正面效应 近几年来,我国文化市场发展很快,已初步形成的包括文化娱乐市场、电影市场、书报刊市场、美术市场、演出市场、音像市场、文物市场、中外文化交流市场、文化艺术培训市场等九大文化市场,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内容多样,品种齐全的各种文化娱乐项目,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调动了全社会兴办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经营者、竞争者跻身其中,从而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体乃至外商一齐上的喜人景象。改变了以往单靠国家统包统办的格局,开拓了一条加速我国文化事业的新途径。短短的十年间,我区的各种文化经营点及场所达到1.6万多个,这种速度是空前的。同时它也推动文化体制的改革,这种多渠道、多层次、多体制办文化的状况,改变了以往文化市场经营成份的同质性强、异质性弱,市场竞争机制先天不足的缺陷;特别是新兴的文化娱乐进入市场以后,改变了过去那种传统单调、贫乏、落后的生活方式,为健康的、科学的、文化的新型现代生活方式的形成提供了文化条件,推动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2、阳光下的阴影,令人忧虑的负面效应 几年来,文化市场的正面效应,为改革开放中我国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发展取得显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令人忧虑的负面效应。有些经营者存在片面追求经济的效益倾向;有些地区社会上存在的丑恶现象也被裹挟进了文化娱乐市场,甚至出现了公开以色情、赌博方式招徕顾客的违法现象;非法出版和“制黄”、“贩黄”活动猖獗。 首先,由于受那种在文化市场上全盘西化观点的影响,最近几年对西方文化良莠不分地大量引进,“黄色”的音像制品、书报刊时有出现,污染了社会主义的文化市场。 其次,由于供求规律的影响和商品化的倾向,导致一些本不合法的、不正当的、不健康的需求得到或明或暗的提供,使一些消费者受到毒害。 再次,娱乐性、通俗性强的商品文化发展过热,严肃的、高雅的文化产品面对市场陷入了窘境,落入了低谷,甚至出现危机。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被高额利润所诱惑和受物质刺激的店主、业主与少数违法犯罪分子相互勾结,顶风作案,利用经营场地提供色情服务活动,污染了社会文化环境,毒害了一批青少年,迎合了审美情趣不高,文化心理扭曲,文化消费畸形的文化消费群。 文化市场的负面效应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消极、腐朽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提高对文化市场管理的认识 文化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有着复杂的原因。当前表现最突出的是一些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有些领导视四项基本原则为思想解放的束缚,把国家宪法,法律当改革开放的红灯,淡忘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文明特征。当前应解决好以下思想认识问题。 一是“难免论”,认为“黄、赌”古今中外都有,无可非议,更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甚至有的认为是个人私生活的问题,不该小题大作。 二是“无害论”,认为这类东西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从而采取默许、纵容的态度,甚至暗中“保护”。更有甚者,认为这是思想解放的表现。 三是“推托论”,认为人家能搞我也能搞,且人家的问题比我严重,对“扫黄打非”敷衍塞责。 四是“难除论”,认为“黄、赌”有其自身存在条件和土壤,难以杜绝,因而任其自由泛滥。 由于一些领导存在以上认识,使某些地方领导人对“黄、赌”的开放视为造就吸引外资的“软环境”的必要条件,视为快速积累资金的捷径。更有甚者,要求开设色情红灯区和赌场,且这种主意还是出自有一定级别的领导阶层。中央或上级不批、官办不成,就私下开设,并奉行“遇到红灯绕道走”的哲学。对民间的“黄、赌”往往是“开只眼,闭只眼”,宽容待之。对中央的“扫黄”活动的部署在有些地方也只是口头上落实,群众议论“扫黄”活动“只见打雷不见下雨”,给社会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使“黄、赌”行为慢慢地扩散,污染社会环境。要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稳步发展和持续繁荣,必须认真解决好这些思想认识问题。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性质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目的,它同资本主义文化市场的本质区别之一,就是把握社会效益。在社会主义的文化市场上,我们坚持从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交换、服务等诸多方面,都必须时刻考虑社会效益,不能以赢利为唯一目标。我们国家对文化市场实行开放、搞活,其根本目的是想通过市场这一中介,让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从而提高文化素质,造就出更多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