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阶段性改革经验”路径依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近日在分析只能适用于特定地区的特定时期“阶段性改革经验”时指出,这种“阶段性改革经验”可能具有“路径依赖”特性,对今后的改革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应对此保持警惕。“阶段性改革经验”是在传统计划体制和既得利益集团很强大、行政体制改革“按兵不动”等情况下形成的,反映了当时的某种无奈。它还会产生“过渡性体制”或“扭曲性体制”等伴生物,产生寄生于这些体制上的新既得利益集团。这些既得利益集团会竭力阻碍“过渡性体制”或“扭曲性体制”向现代法治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升级。 ——摘自《改革内参》2008.23.47 学者阐述下步改革三大任务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迟福林日前撰文表示,我国已由生存型社会步入到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改革发展的目标也要随之变化,下一步改革至少有三大任务:以市场化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社会和谐建设和以有效的公共致力促进政治文明。 迟福林说,我国已步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根据30年来我国宏观结构发生的变化可以判断,我国已开始由生存型社会步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其中,生存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解决温饱问题。而发展型社会是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阶段,其发展的目标开始逐步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 迟福林说,适应改革环境的新变化,在改革的优先顺序安排上,短期内主要是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中期内改革主要是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长期内改革主要是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实行积极主动地对外开放。 ——摘自《中国改革报》2008.9.8.① 陈志武:中国金融危机的制度根源在于国家垄断 今天的中国缺乏对权力的实质性制约,签约执行、金融交易者的权益保护以及司法独立也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宪政改革。中国金融体系由国家垄断,而且绝大多数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是国家的。特别是在更加发达的交通网络和信息流通网络的支持下,银行体系所控制的金融资源达到39万多亿,保险业控制的金融资源为1.6万多亿。在政府控制的金融资源规模上升到如此之高的同时,权力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道德风险被放到最大。在这种背景下,金融危机的潜在破坏性反而被扩大。 ——摘自《改革内参》2008.25.48 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列为经济改革重点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要求,由证监会牵头,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积极发展公司债市场;优化市场结构,引导优质企业上市,进一步壮大主板市场,发展中小企业板市场,积极稳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修订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意见》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投资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要素市场建设、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机制、加快社会体制改革、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意见》要求,健全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体系。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主要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汇率弹性;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监管体制。制定信贷征信管理条例,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出台存款保险条例。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完善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制度。 ——摘自《经济要参》2008.56.43 药监局将药品受理、审评、审批三权分离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3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药监局对药品的受理、审评、审批三项职能的权力又进行了分离,三个职能不会集中在一个部门。 颜江瑛介绍说,相互制约方面,在药品的受理、审评、审批三个环节,在职能设定当中,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当中,在机关内部“三定”方案进一步细化当中,在职能设置里面都有所体现。相互协调方面,对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药品安全进行监管,这个监管涉及四个环节即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这次机构职能调整中,体现了相互协调,原来在生产环节的一些工作放到了市场司,将这些职能权力和责任在一个部门进行了统一。即将公布的机关“三定”方案当中,把药品的监管和审批也进行有机整合。 此外,根据职责不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设10个内设机构:办公室(规划财务司)、政策法规司、食品许可司、食品安全监管司、药品注册司(中药民族药监管司)、医疗器械监管司、药品安全监管司、稽查局、人事司、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机关行政编制为197名。 颜江瑛还介绍说,该局的“三定”方案已进入组织实施阶段,药监局将接管直接关系国民生活的餐饮食品许可和安全监管。 ——摘自《中国改革报》2008.9.5.① 水权制度的软肋仍是区域用水总量控制 水利部政策法规司体改处副处长熊向阳日前说,制定整个水权制度的重要落脚点之一就是通过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将节水义务分解到各区域,以形成全社会的自律性节水。但是区域用水量确定以后,如何让地方政府有效履行节水义务?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取水许可要在区域取水可总量的控制指标内配置取水限额。熊向阳说,这是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的软肋。对普通取水户可以通过行政措施来处理,但对于区域用水的总量控制,只有实行行政手掌负责制,才能起作用。《总量控制办法》将在促进政府履行用水总量控制职责方面提出具体的制度,形成环环相扣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和落实机制。用水总量控制并不是所有用水需求都能通过市场来配置,生态用水需要通过政府管理责任的落实来加以保障,而农业用水的保障也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对政府水资源配置行为的规范。 ——摘自《经济要参》2008.56.47 我国将强化对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监督 国家监察部有关负责人最近说,国家正在部署对企事业单位领导人的强化监督工作。主要内容是:一、目的。有效预防腐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止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二、范围。以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为重点,包括所有必须推行厂务公开的企业事业单位。三、内容。一是监督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机制。二是加强对领导人权力运行的监督。三是抓好大宗物资采购供应、工程建设项目投招标工作。四是抓好生产经营管理中关键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五是抓好领导人员年薪、职务消费、兼职、投资入股和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的监督。四、方法。一是要把企业事业单位重大决策、改革方案、富余人员安置、职工待遇等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审议。二是对生产经营当中的关键岗位、关键环节、招标投标等重大事项实行公开制度。三是强化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情况实施全天候监督。四是全面实施厂务公开并加强监督检查。五是对厂务公开中暴露出来的违法违纪问题严肃查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