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准确地说是个农业人口大国。“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根本问题。在战争年代,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作出了重大牺牲;在建设年代,农民为工业化提供了原始积累,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改革开放年代,农民率先行动,作出了重大创造。农民又是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 2008年是农村改革30年。中国的改革是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这是邓小平实施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把它说成是“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带动了城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纪念这个改革意义重大。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农村经历了土地改革、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几个阶段。土地改革,结束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至战前的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土改后克服了“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思想,让农民“组织起来”,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以土地入股为特征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及供销、信用合作社,形成三足鼎立的合作制,符合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将河北省遵化县王国藩的“三条腿驴合作社”作为“五亿农民的方向”。但在随后不久,将土地等生产资料无偿变为“集体所有”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及后来建立的“一大二公”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从河南省遂平县第一个喳岈山公社诞生起,遍布全国,认为“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供销社变为第二国营商业,信用社变为农业银行的附属物,使合作制变了形,长达20年之久。实践证明,这种制度违背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扼制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不成功的,导致生产发展滞缓、供应紧张、农民贫困、环境恶化,难以为继。应指出,即使在“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两次全局性的失误中,农民为保证城市居民的食品供应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农村内部出现了供产销全靠市场调节的“社队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先导力量。毛泽东对此高度评价,誉为“光明灿烂的希望”。 一、农村改革30年的四个阶段 农村改革30年的历程,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丰富经验,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为1979年至1984年。即从1978年底和1979年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在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克服了“两个凡是”思想,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至1984年农业全面高速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人们称之为“黄金阶段”。 ——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3亿吨增加为4亿吨,连续上了两个台阶(即由6000亿斤上升为8000亿斤,一个台阶为1000亿斤),解决了长期“供给短缺”问题,第一次出现了“卖粮难”。 ——在粮食播种面积减少1亿亩的背景下,调整产品结构,棉、油、糖等经济作物大幅度增加。 ——畜牧业、水产业同步快速发展,市场供应大大改善。 ——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社队企业有了新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业转移,在人民公社解体后建立了乡政府,第一个挂牌子的是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改为向阳乡。社队企业易名为“乡镇企业”。 这一阶段农业高速发展和农村重大变化的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50%),加上实行“超购加价”政策(加价30%—50%),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为代表推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两个不许”(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到“不许分田单干,不要包产到户”到在边远与贫困地区“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到“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形式”,到“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的发展”,再到“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反映了中央在这个问题上认识的变化过程。三是在“文革”中引进的13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化肥厂投产,提供了大量化肥。四是科技的作用,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与杂交玉米品种。五是多年积累起来的“老本”,包括“大跃进”中兴修的水利工程以及“文革”中农业学大寨修筑的农田基本建设。 在这个阶段,中央书记处成立了农村政策研究室,指导农村改革。中央发出重要的文件,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农业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央工作会议的75号文件以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三中全会的决定。二是从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发了5个一号文件,发挥了推动改革的重大作用。 总结这一阶段农业全面高速增长的基本经验: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从包产到户到包干到户(去掉按工分分配的办法),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转折,农户经营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农民的伟大创造。这一阶段的失误在于人民公社解体后,由于受到“谈合作色变”的影响,未能及时地把真正的合作经济组织恢复和建立起来,虽然提出“统一经营与分户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而社队企业薄弱的村成了“空壳村”;同时由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一家一户的农村经济缺乏有力的支撑与保护。 (二)第二阶段为1985年至1992年。由于1984年农业大丰收,出现了卖粮难以及收购粮食“打白条”问题,被认为是“超常规发展”带来“低水平过剩”,导致了农产品统购与派购制度的改革,其基本动因是由于实行“超购加价”政策造成财政压力大。这一改革是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走向市场的重大突破。作为第一步对粮棉油糖等一类统购的大宗农产品实行“双轨制”,即“合同定购”与“市场议购”两部分,也就是“死一块,活一块”;对畜产品、水产品等二类派购的农产品全部实行“市场议购”。这一政策实行的结果,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大进展,一方面放开走向市场的部分农产品继续发展;但另一方面实行“合同定购”的粮食,由于实行“倒三七”价格(即30%是超购加价,70%是定购价),抑制了农民的积极性,特别是新商品粮地区以及“三靠队”(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花钱靠信贷)(像小岗村)因无定购基数,销售的粮食全部是超购加价,而在实行“倒三七”价格政策以后,大幅度减少收入,使当年的粮食产量下降7%,棉花产量下降30%,随即出现了粮食生产的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