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研究得出结论——中国目前市场化取向的医改基本上不成功。我国医疗改革的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变化集中反映为政策引导的转变与财政投入的加强。 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沿革 (一)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与旧方案概述 为了满足人民对于医疗的需求,早在1985年,我国就提出“医疗体制改革”的概念,并且尝试过许多办法,但总的来说,医疗体制改革主要走的是一条“市场化”的道路。 然而,这种“市场化”的探索结果是不尽如人意的。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4年、2005年的资料,在这20年中,我国的医疗费用越来越高,且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们收入的增长速度。从1990年到2004年,全国综合医院的门诊费用上涨了大约11倍、住院费用上涨了约9倍,而同期城乡民众的收入仅仅上涨了大约6倍和4倍多。“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困扰我国人民生活的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不久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研究得出结论——中国目前市场化取向的医改基本上不成功。这个问题,不单单是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能够解决的,它意味着在今后的医改进程中,政府的介入力度更大,介入面将更广,卫生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医疗体制改革新方案的争论 “市场化的医改基本上不成功”并不意味着医疗体制改革的终结。相反,医疗体制改革的初衷并没有因此改变,而且它还要继续进行下去。改变的,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加大了政府介入程度与投入力度的方法。但新的问题也由此产生:政府应该如何介入?政策的引导与财政的支持应当依据什么标准? 国际上的经验大约有三种:以全民福利为主的“英国模式”;以社会保障为主的“德国模式”;以商业保险为主的“美国模式”。我国各个部门出于不同的考虑,所持观点也有所不同。但在“政府主导”这一既定基调之下,显然“英国模式”与“德国模式”更为合适。 不过,在借鉴这两种模式之前,也必须考虑到我国的特殊国情。无论是英国、美国还是德国,这些国家的医疗保健市场已经相当完善,财政收入也更为充足,可以负担相对庞大的卫生保健支出。相比之下,我国的医疗市场依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信息不对称、区域分布不合理等现象还比较严重。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无论采用哪一种模式,有一点是肯定的——整合医疗市场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二、医疗体制改革“三支柱”模型 (一)医疗市场的特点 医疗市场大体上有如下几个特点: 1.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提出,医疗保健的需求弹性是0.14。[1] 原因大致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医疗产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这种产品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品;另一方面,医疗的对象直指人的生命健康,而生命健康对个人而言是弥足珍贵而且独一无二的,不能用其他的商品来衡量。 正因为这一特点,等效用曲线等经济学分析方法不适用于对于医疗市场的分析。需求曲线缺乏弹性,只能当作一个既定事实,应用到模型之中。 2.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国际上公认的医疗市场上存在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在我国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国际上对于信息不对称的普遍观点是,医生会凭借自己的信息优势,诱导病人采用超过合意水平的治疗,增加医生自己的利益。不过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医疗机构都是公立的,不久前实行的“收支两条线”政策让医生待遇和医院效益彻底分离,这大大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但是在我国,另一个问题相当严重:病人对于大医院存在一种盲目的迷信,无论什么病,只有到大医院看才放心。其结果就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无人问津,医疗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3.区域分配不合理。这个问题在我国比较严重。仅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海淀区1000多家医疗机构多数分布在南部。与南部地区饱和的情况相比,海淀区北部地区的医疗机构覆盖面不够。 全国医疗资源最为集中的北京市海淀区尚且如此,别的地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但总的来说,我国的医疗机构数量还远远不够,要达到美国每个社区都有若干家医院的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 医疗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民都可以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既要“看得上病”,又要“看得起病”。反映在供给一需求模型中,应当是在增加医疗供给数量的同时,降低医疗服务的价格。由于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相对缺乏弹性的,所以笔者的模型主要围绕供给曲线展开。 (二)整合医疗资源 整合医疗资源是整个“三支柱”模型中投入最少、见效最快的环节。在这一部分中,政府的政策引导与财政支持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庞大的医疗市场中,相当一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由于信息不对称,人们对于小医院缺乏信任,盲目崇拜大城市里的大医院,导致小医院一直处在一个被人冷落的角落。一些小医院,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是乡镇医院,由于没有病人,导致设备老化,技术好的医务人员离开,医疗服务质量下降。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大量的医疗资源处于闲置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