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经济环境与养老方式演进 养老实践是人类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做出的养老行为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人类需要对养老行为选择进行积极调整。 (一)农业经济时代与“养儿防老”模式 农业经济时代的经济特征包括:商品、货币关系不发达,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缺乏,满足从年青到年老跨期交易所需要的金融服务契约难以建立;劳动力和田土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和房屋成为财富积累的主要工具,买田置地成为扩大再生产和进行财富积累的主要选择;家庭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覆盖家庭成员的生老病死、婚嫁、建造等重要事件的经济往来、人情往来十分发达和频繁。与此相适应,我国发展出了以“家文化”为基础的儒家文明,强调伦理和秩序的重要性,要求国家尽仁、社会尽爱、家族尽礼、子女尽孝。于是,“养儿防老”成为一种基础性的养老方式选择和养老保障模式选择,其主要特点包括: 第一,它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养老资源获取范围局限于家庭和家族内部。第二,以传统文化强化子女与父辈、祖父辈之间抚养与赡养义务关系。第三,代际间温情脉脉的养老关系背后,实质上是一种类似于长期借贷的隐含契约关系,即父母在年轻时把剩余产品借给自己的子女,年老时从子女那里得到归还(子女赡养老人)。第四,遗产动机十分强烈,尤其是田产和地产成为主要的遗产方式。第五,居家养老、家庭养老,成为主流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地点。第六,以牺牲劳动力流动性为代价,“父母在,不远游”,强化家庭居住地的相对稳定性。第七,长者治家、家长理财,成为主要的家庭治理模式。 在“养儿防老”的模式下,以家庭为载体,在家庭和家族内部发展出了一套十分精细的、有利于实现“老有所养”的微观制度安排。但是,家庭社会经济功能的扩大化,使得家庭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替代了诸如商业银行、商业保险等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且,传统文化和观念的束缚,使得解决养老问题的金融技术和金融服务手段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二)计划经济时代与城镇职工“国家养老”模式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后,出现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反映在养老方式选择上,农村和农村人口延续传统的养老文化和养老实践;而针对城市生活的城镇居民,国家为他们建立了大包大揽的退休制度。城镇职工“国家养老”模式,其主要特点包括: 第一,养老与居民身份、户籍制度、就业方式联系在一起,养老权利呈现二元割裂格局。第二,国家养老的实施方式是单位养老,由一个一个分散的单位来组织养老资源的提供,社会养老、城镇职工统一养老的养老保障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第三,国家养老模式的基本逻辑是:对在职职工实行低工资、低收入、低物价政策,住房、教育由国家或单位免费提供,职工年轻时把一切剩余产品贡献给国家,年老时由国家“包养”起来。于是,看似慷慨的养老保障制度,实际上是国家与城镇职工之间一种“贡献与索取”的长期隐含契约关系。第四,国家养老模式的经济基础是现收现付制度,没有基金积累,形成了劳动力代际间的转移和贴补关系。第五,国家综合运用了与计划经济模式相适应的分配、调拨、财政补贴方式来管理养老资源,但是,金融工具、金融技术和金融市场没有得到发展。第六,金融抑制、金融压制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是养老保险、养老基金、养老金融、资本市场得不到有效发展。第七,国家承担的财政压力十分巨大,养老保障体系发展不可持续。 国家养老模式造成财政压力加剧,自我保障意识衰退,养老保障权利分割等不良经济后果。特别是用计划手段替代市场,劳动力市场、养老金融市场和金融技术发展严重滞后,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市场经济时代与“社会养老”模式 自由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是: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由市场决定收入分配。随着自由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垄断严重、“老有所养”落空等“市场失灵”或者“市场失败”现象大量出现,要求国家纠正“市场失败”的力量越来越大,于是国家干预主义应运而生,自由市场经济时代逐步向成熟市场经济时代发展。在成熟市场经济时代发展和逐步完善的“社会养老”模式,把国民养老问题从家庭内部的微观问题和局部问题,提升到需要国家和全社会共同解决的宏观问题和社会问题,其主要特点包括: 第一,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等各类市场得到培育和发展,养老所需要的养老资源可以通过市场来获得,如年老时的健康和护理需要可以通过向市场购买服务来满足。第二,金融市场得到培育,金融技术得到发展,银行储蓄理财、养老保险产品、股票和基金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出租、逆向按揭贷款等金融工具得到开发,可以满足从年轻时到年老时跨期交易的养老金融需要。第三,生育观发生重大改变。子女被认为是耐用消费品,生儿育女的经济意义在于能够给父母亲带来效用和快乐,父母亲为子女教育、健康等多方面的人力资本投入,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效用和快乐,父母亲从追求子女的数量转变为追求子女的质量。第四,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国家建立了覆盖全国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即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一支柱;为了充分调动国家、企业、个人三方为养老问题分担责任的积极性,实现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综合运用财税政策,推动建立起职业年金制度(或者称之为“私人退休金”、“企业年金”制度)、商业养老保险制度,即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三支柱。值得指出的是,市场的力量仍然得到尊重,目前工业国家纷纷引进市场力量改善第一支柱即社保基金的管理和运营,社保基金的市场化运作、商业化运作被认为是提高社保基金效率的主要途径。第五,在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优惠政策双重推动力的作用下,养老基金在金融体系中的竞争力显著提升,养老基金规模得到快速发展,养老基金成为英国和美国等英美法系国家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支柱,成为这些国家推动资本市场国际化、确立全球资本市场中心地位的奠基石。第六,养老基金发展有助于储蓄率改善,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长期经济增长。第七,养老基金发展有助于突破基于分业经营、机构分立、分业监管的传统金融体系建设方向,有助于实现、完成、履行新的金融功能。第八,养老基金发展开创了“养老基金时代”,全民参与、全民分享的养老基金,通过基金投资、债券投资、直接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纷纷成为上市和未上市企业的大股东或者控股股东,完成了从“资本家的资本主义时代”到“养老基金的资本主义时代”的跳跃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