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研究部署物价稳定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保持物价稳定工作,作出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的决定。 修改后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加大了对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了对行业协会组织经营者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等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并对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或有可能显著上涨时,经营者报告价格变动理由的程序作出了规定。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确保稳定物价的各项措施贯彻落实。春节前,要对粮、油、肉、液化气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化肥等农资市场价格组织专项检查,规范价格行为,保障市场供应。 摘自《中国经济时报》2008.1.10.① 马凯称明年将深化投资体制等七方面改革 在12月9日闭幕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介绍说,2008年发展改革系统在推进深化改革方面,一是抓紧制定经济体制改革年度意见,做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健全统筹协调推进改革的工作机制。二是修订并实施新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规范实施备案制。三是有控制、有步骤地推进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四是抓紧处理电力行业厂网分开的遗留问题。五是加快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六是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落实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再担保机构,引导产业集群健康发展,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七是加大法制建设的工作力度,抓紧起草《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修改完善《政府投资条例》和《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尽快出台《企业债券管理条例》。 摘自《第一财经日报》2007.12.10.A③ 物业税有可能加快试点 建设部部长王光焘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住房工作会议上透漏,要实现“引导住房消费需求”目标,必须“合理增加房产的持有成本“。这一表态被市场人士视为物业税试点即将推进的信号。 税收政策将是2008年楼市调控不可或缺的手段。据了解,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共涉及契税、印花税等12个税种,综合税负是一般行业的30%,但实际交纳的仅在10%上下。不过,房地产除了税,更多要负担的却是名目繁多的费,征地补偿费、搬迁安置费、土地出让金等,比例大多高于房价的30%,相当于经营成本及费用的七成以上。 实际上,物业税是财产税的一种,针对房地产持有者征收,通俗说来就是养房子要缴税。在房地产领域,物业税的作用是增加房产保有环节成本、抑制投资和投机性需求。 据了解,作为物业税的前身,上海、深圳几乎同时宣称开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国家税务总局此前也已批准包括北京在内的10个省市进行物业税“空转”模拟运行。 “2008年将正式试点开征物业税。”物业税政策制定参与者、北大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冯长春曾公开称,目前,财政部门已经在对如何评估不动产、物业税税基和税率等问题进行研究。 摘自《中国改革报》2008.1.4.② 我国基本建立国家初始水权分配制度 作为国家水权制度中一项起支架作用的重要制度——《水量分配暂行办法》近日由水利部正式公布,这个办法将于今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项重要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即将施行的《水量分配暂行办法》规定,水量分配应当遵循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的用水关系,协调地表水与地下水、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统筹安排生活、生产、生态与环境用水,建立科学论证、民主协商和行政决策相结合的分配机制。 办法规定,为满足未来发展用水需求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用水需求,根据流域或者行政区域的水资源条件,水量分配方案制订机关可以与有关行政区域人民政府协商预留一定的水量份额;预留水量份额尚未分配前,可以将其相应的水量合理分配到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中。这样既不会对正常情况下的用水产生额外限制,同时在政府需要动用预留水量份额的情况下,可以保障用水户原有取用水恶毒的稳定性和用水权利,也为未来发展提供随资源空间。 摘自《中国改革报》2008.1.8.② 我国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的决心不会变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一鸣日前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根本的思路,恰恰是要发挥市场机制,由市场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王一鸣指出,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难啃的硬骨头”。许多人也许还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尝试放开统配煤矿价格,逐渐向市场化过渡,但供需形成的诗行价格与政府指导形成合同价格的“双轨制”至今仍未完全取消。另外,在原油和成品油价格改革,以及电价改革等方面也都早孕相当阻力。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推进节能降耗工作,使转变发展方式最重要的驱动力。可以肯定,无论改革的难度有多达,我国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的决心不会变。 摘自《经济要参》2007.75.封底 张卓元:政府优柔寡断错失价格改革良机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卓元表示,中国目前在价格改革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不过,中国实际上在过去两年是有推动价格改革的好机会的。比如2005年中国的CPI上涨1.8%,2006年则为1.5%,正可进行价格改革,但政府因为担心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而错失良机。目前,政府在价格改革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要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即要求提高要素价格,另一方面今年CPI预计4.6%,明年可能也在4%以上——因为仅翘尾因素即超过3%,加之低收入群体反映强烈,使政府缩手缩脚,不敢调整,如汽油价格一直不敢调,虽然最近有所调整,但还是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