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关中国抗战财产损失的学术史考察 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列强侵略的战争多数以失败而终,每次战败后又多以割地和赔款了结。我们姑且不论这些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仅仅从一般的国际惯例来看,列强各国在对中国索取战争赔偿时,表面上是依据当时较为通行的国际法准则,以其军费和损失数目确定索赔额度,而实际上战胜方往往很少考虑这一层就随意地提出勒索数字,致使中国蒙受了相当大的赔偿损失,甲午战后中国对日本的赔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故有人针对近代中国的战争赔偿惊呼:“赔偿,国家之大患也,国家之大耻也。”① 由于中国每每处于战败国的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对于自己在战争中所真正受到的损失从未作过认真的调查和统计。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绝不相信日本会再次赢得战争,抱定了必胜的信念。早在“九·一八”事变刚刚发生后,施肇基就代表国民政府向“国联”提出申诉,希望“国联”调查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所致中国的损失,并据此要求日本赔偿。虽然此项要求由于日本代表在“国联”会议上的反对以及“国联”内部英、美等国家没有支持,未获结果②,但毕竟标志着中国官方对因列强的侵略战争使中国蒙受的损失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的军政当局也有意开展了一些战争损失的统计与调查,如“一·二八”事变后,上海市社会局就对上海部分行业的损失进行过调查,得出了损失逾14亿元的初步结论。③ 官方以外,也有个别学者专门对“九·一八”事变以及稍后的“一·二八”事变期间中国所遭损失进行了调研,从而开了中国学术界研究中国战争损失的先河。④ 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侵华日军在中国各地恣意的暴行,造成了中国人民财产的更大损失,因此对于中国抗战财产损失研究自然就引起了学术界的更多关注。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员潘嘉林在1941年写成了《抗战三年我公私损失初步估计》,因种种原因,此著未能面世。该所的另一位研究员韩启桐于1944年发表了《中国对日战争损失之估计(1937-1943)》,成为中国学者研究抗战损失第一项公开出版的成果。韩氏的写作态度是:“取材务求审慎,一切可疑的资料非经分析研究,决不轻易引用,纵即陷于抱残守缺,亦在所不计”,“估计力求避免夸张,其有必须自作假定或从事决断之处,亦采取保守原则。”⑤ 可见其对于战争损失的研究完全是基于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韩启桐关于中国抗战财产损失的研究为国民政府战后的损失调查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同时该著作也成为中国抗战财产损失研究的奠基之作。 抗战胜利后,中国抗战财产损失问题继续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无论是在资料的整理还是在研究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 就资料的整理而言,虽然关于中国抗战财产损失的专题性资料并没有出版过,但各种大型的近代史资料则对此多有涉及。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严中平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陈真主编的《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三联书店1961年版)等就收录了抗战时期中国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的损失数据。90年代以后出版的有关资料主要有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编辑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多卷本,中华书局1991年版)、章伯锋与庄建平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抗日战争》(多卷本,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的《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外交与经济等各卷,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张宪文主编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多卷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上海档案馆编辑的《日本在华中经济掠夺史料(1937-1945)》(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等。上述这些资料中有不少篇幅都涉及到了中国抗战时期的财产损失问题。 就学术研究层面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研究主要是从帝国主义经济侵华的视角作定性的分析,重在揭露帝国主义经济侵华的罪行,并不注重中国所遭损失的数量结果,如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于1978年编写的《中国近代经济史》,虽然对中国战时经济损失的各种形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但并没有对中国抗战的财产损失给出具体的数据。⑥ 80年代以后,因应对日本右翼学者不断掀起的否认侵华战争的挑战,学术界对中国抗战财产损失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海峡两岸甚至一些国际上的学者不约而同地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其研究的视角也多从一般的谴责转向实证。 台湾学者迟景德所著《中国对日抗战损失调查史述》于1987年由台湾“国史馆”出版印行,这是战后关于中国抗战财产损失问题的第一部专门著作。该著作搜集了大量藏于台湾“国史馆”的有关档案,详细地研讨了中国对日抗战损失调查的机构沿革和不同时期调查与统计的概况,虽然其写作的出发点并非求得中国抗战损失的最终统计结论,但其提供的线索对后人的研究颇有参考价值。海外华人学者吴天威(美国)在其主持编辑的《日本侵华研究》(不定期出版物)上也发表了不少关于中国抗战财产损失的论文,从而使中国抗战损失问题日渐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大陆学者研究中国抗战损失的第一部专门著作是孟国祥、喻德文合著的《中国抗战损失与战后索赔始末》(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该书利用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档案材料,对国民政府的战争损失调查与对日索赔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袁成毅所著《中日间的战争赔偿问题》(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对于中国抗战的财产损失问题也略有涉及。万仁元主持的国家“九五”规划课题《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损失研究》则分别就日本对东北的侵略、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损失、国民党统治区的损失、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和航运事业的损失、中国被劫劳工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的研究,并初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⑦,但遗憾的是该项成果未能公开出版,一般很少为研究者所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