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8(2008)02-0004-1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仅是政治秩序的彻底改变,而且是整个社会的转型与重建,其中包括文化的转型与重建——具体而言,就是由旧中国的多元文化向新中国的一元文化转进,其中涉及文化发展方向、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文化理念、思维模式等一系列问题。全面探讨新中国之初的文化转型,涉及问题太多,非一篇文章之力所能及。因而,本文仅想就某些问题谈点看法。 一、文化重建的方向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 根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新中国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这是中国共产党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便提出的主张。新中国建立后,中国首先进入的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与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相适应的自然是新民主主义文化。旧中国的文化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性可以从各个方面加以审视和概括,如传统与现代、激进与保守、革命与改良、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等等。对1949年取得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而言,从旧中国到新中国,必须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转变和重建。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并反作用于一定政治与经济;一个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其思想也必然占统治地位。那么,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成功后,文化上首先必须清除的便是封建的、买办的文化,而要建设的则是反帝反封建的或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换句话说,旧文化必须从总体上被新文化所否定和取代。至于各种具体文化形态如文学、艺术、学术等在两种文化之间的延续或断裂程度如何,则主要取决于它们与意识形态的距离远近,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们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延续。实际上,随着日后对文化改造日益强烈的诉求和文化政治化的加剧,旧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被一笔抹煞的(这个问题将在后面展开分析)。 如果说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构成了文化转型与重建的第一个层面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文化建设的唯一指导思想或者说主导意识形态,则构成了第二个层面或更深的层次。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早就确定了的方针。问题很清楚,清理旧文化建设新文化需要“武器”,这个“武器”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讲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况且,这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或必然延伸。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说明,那就是在新中国之初如果说有一个由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向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转型,那么,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是否又存在一个由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型?就笔者看来,后者是不存在的或基本上不存在。一方面,从理论上说,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从属于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或者说是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文化;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文化转型和社会主义改造几乎同步,通过1950年代的文化转型而确立起来的新文化在社会主义改造前后没有实质性变化,从指导思想到实质性结构与特征均是一致的,虽然一些理论提法有调整和变化。这个问题应该比较清楚,故无需多言。 新文化的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的原则,如人民文化、人民艺术、人民教育等等是当年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向往的新文化形态是“人民的文化”,即劳动人民实现文化翻身,文化向劳动人民敞开大门,为劳动人民服务,打破知识精英垄断文化的格局。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人民是一个高度政治性的概念,只要以人民的名义行事似乎就有了道德、正义的无限支持和力量。那么,什么是人民文化呢,实际上很难制定出具体的标准,笼统地讲就是表现或赞颂人民的,并且为人民所愿意并且能够接受的文化。这样的标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多大意义,那么,谁掌握判断的权力,当然是执政党。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人民主要指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大众。人民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工农及其子弟兵(工农兵)文化。当然,人民文化或工农兵文化这一概念是富有弹性的,但核心要求起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充分彰显和赞颂工农大众崇高的历史与现实地位和作用,并且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服务于新国家新社会建设,服务于工农业生产;服务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符合阶级斗争理念、符合革命理论革命思维等。这些要求可以通过新中国建立前后一系列文化界学术界教育界的会议得到证明。 五四以来,文艺一直立于革命文化运动的潮头,建国后更成为政治气候的风向标。1949年7月,中国共产党以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文代会)的召开为契机,开始确立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综合会上党中央和文艺领导人的讲话、报告,一言以蔽之,即按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建设工农兵文艺。其样板是作为“真正的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语)①的解放区文艺。同时期召开的教育、新闻、社会科学等工作者全国代表会议筹备会,主旨与文代会基本相同,只不过没有那样鲜明和具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