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33(2008)01-0062-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就开始对贫穷落后、破败不堪的旧中国进行全面改造,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文化体系。文化改造是全面改造的重要部分,主要任务是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旧文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主要内容是改造思想、改造教育、发展繁荣文学艺术、重塑社会风尚。通过文化改造,促进了新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改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树立起了新中国的鲜明形象,推动和指导了政治改造、经济改造,为当代中国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然而,由于对文化发展规律缺乏认识,在文化改造中不适当地采用了政治批判手段,违背了文化发展规律,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认真总结文化改造的历史经验,对推进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文化改造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面对贫穷落后并缺乏核心价值体系整合的局面,党领导人民利用新生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一方面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为新中国创造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大规模的文化改造运动,为新中国创造精神条件。文化改造主要是在四个层面展开的。 (一)思想改造 思想是文化的核心。改造旧文化,发展新文化,最根本的是进行全民族的思想改造。思想改造的实质是意识形态的除旧布新。对新中国而言,马克思主义既是无产阶级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也是国家的意识形态。因此,新中国一成立,党和国家就组织发动了学习、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全国性思想改造运动。 第一,掀起学习热潮和普及教育。首先是学习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主义。除机关、学校、部队集中数月较系统的学习外,还在广大工农群众中开展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教育,使干部和群众懂得了社会历史发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常识。其次是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1950年12月和1952年4月,《人民日报》重新发表了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实践论》、《矛盾论》。“两论”的发表,在全国迅速掀起学习毛泽东思想热潮,使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掀起学习热潮和普及教育,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国指导地位的确立。 第二,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从1951年秋到1952年秋,党在全国知识分子中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思想改造运动。这次运动是由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在北京大学教师中率先发起的。1951年9月29日下午,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京津高等学校教师学习会上,向3000余名高校教师作了题为《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此后,一个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要内容,联系本人思想和学校情况,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肃清封建买办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思想改造运动在京津两地高校展开,并逐步推进到全国各地的高等学校、中等学校的教师中。1951年11月,党决定在文学艺术界开展整风学习运动,将教育界的思想改造运动引向文艺界。1952年11月7日,全国政协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各界人士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的决定》,在各党派民主人士,各级政府、人民团体和协商机关中的无党派人士,政府和企业中的专家、工商界人士、宗教界人士中开展思想改造运动。于是,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从教育界文艺界扩展到整个知识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通过思想改造,使旧知识分子和高教人员开始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对马克思主义、共产党所作的欺骗宣传中解放出来,并初步改变了“超阶级”观点和不问政治的态度;使思想文化界在学术思想上,逐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是学术研究中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并努力加强学习和运用;使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的各界人士了解到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前进方向。 (二)教育改造 文化教育事业是文化中的硬件系统,不仅是思想道德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知识传播和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主渠道。旧中国的教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文盲高达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新中国要走向繁荣富强,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文化落后的状况,必须对旧教育进行改造。 第一,改革课程。建国之初课程改革主要是精简中小学课程,对高等学校则实行新的课程。1950年8月,中央教育部发布并实施高等学校各院系课程草案,1951年2月,教育部召开一系列课改会议,课程改革逐渐走向全面化和配套化。1952年10月7日,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此走入高等学校课堂。 第二,改革学制。改革学制的目的在于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结构更趋合理,理顺相互关系。学制改革内容涉及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课程间的衔接等等。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第三,调整高等院校。高等院校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队伍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以根本改变旧中国高等院校在布局和学科设置上的无政府状态和明显的脱离实际的问题,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使之适应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从1951年下半年开始有计划、有重点地调整院系,到1953年底,院系调整基本完成。在院系调整的基础上,各学科修订教学计划,改编教学大纲和教材,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工作也循序进行。 第四,“向工农开门”办教育。突出工农教育是教育革故鼎新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但是,作为人民主体的工农兵大部分没有文化或文化水平低,不能履行主人翁的职责。因此,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工农教育。1950年4月3日,由中央教育部与北京市文教局联合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工农速成中学,此后各地兴办了大量的工农速成中学,开辟出一条“向工农开门”办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在工业城市、工矿区和农村增办学校,在中等以上学校设置人民助学金,解决工农及其子女入学方面的困难。1952年,中央教育部作出中等学校工农子女入学比例的决定,1953年,教育部又规定高等学校招生对速成中学毕业生、产业工人、革命干部等,当他们考试成绩达到录取标准时,优先录取。此外,各地开展了广泛的工农业余教育,在部队大规模推行“速成识字法”。通过上述努力,迅速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在中国历史上首次使教育由少数人的教育变为多数人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