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农会的历史考察 ——以1927—1949年的国民党农运为中心 荆世杰(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近代的农会出现于清末,一直到北洋政府时期它都是一个研究农学、讲究农务的新式职业团体。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一起致力于农民运动,共同组织农民协会。国共分裂后,国民党及南京国民政府也在农民政策上发生了大的转向。在完全推到过去农民协会的基础上,在新的农民政策下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农会系统,其农会工作的目标与路向被确立为通过组织农民对农民进行控制,并在政府及党部的指导下发挥一定现代社会组织的作用,维护既有的社会秩序。而在共产党方面,则一直是以革命动员和政权组织的模式来发展广大农村的农会。这两种路向发生了尖锐的对立,并在以后的运作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摘自《辽宁大学学报》2008.1 试析改组后中国国民党的党务运作 ——以中国国民党在广东进行的政治动员为个案 熊秋良(南京大学) 中国国民党改组后,为了贯彻孙中山“以党治国”的政治理念,国民党政治精英们利用在广东已有的政治资源和已建立起来的政治权威,采取组织控制;建立外围组织,以此作为国民党在广东开展党务活动的支持性结构,借机进一步壮大国民党的势力;利用合法舆论和政治纲领;受训控制等多种手段,进行广泛的政治动员和党化教育。这些政治动员,通过多条渠道,充分挖掘民众的潜能,以人力资本、精神力量来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由于盲目发展党员,党员素质良莠不齐,基层党部组织散漫,党务负责人借党部以营私、违背党的纪律。凡此种种,无疑降低了国民党的整体素质,对国民革命产生相当的危害。 摘自《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2 论中国共产党对阎锡山集团的统战策略 马小芳(北京联合大学) 中国共产党与阎锡山集团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成立时间最早、存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成果最丰硕。这个统一战线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运动了正确合理、灵活多样的统战策略:一是“内方外圆”的统战策略,既有原则性,又不乏灵活性;二是“旧瓶装新酒”的统战策略,,既运用“山西形式”,小心谨慎地贯彻中共主张,又敢于大胆突破“山西形式”,大张旗鼓地贯彻中共主张;三是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相结合的统战策略。 摘自《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政治化科学观的形成及影响 钟学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陈一平(浙江传媒学院)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整风与反右后全民政治意识畸形发展并向各领域渗透,急于求成的全面大跃进形势的推动,以及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泛起,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政治化科学观:科学发展要政治挂帅;要为生产服务,要结合实际;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要走群众路线,不走专家路线。在这种政治化科学观的指导下,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科学文化发生了严重的畸形演变。这种做法只会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致国家走向反科学和伪科学的深渊。历史的教训令人深思。 摘自《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