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07)11-0145-10 1937年12月14日柏林时间下午3点,美国驻德国大使陶德(Dodd)在经国务卿赫尔(Hull)给罗斯福总统的密电中写道: 今天,来自远东的消息比以往更加恶化。我已经看到您和国务卿赫尔对日本野蛮行径发出的声明。这一或两天前,日本大使得意地对我说,他的国家已杀死了500000中国平民。①这是出自日本外交官之口、经第三国外交官向国家总统报告的日军屠杀中国平民的记录。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还陆续接到美国驻日本使馆、驻上海领事馆有关医生及传教士在中国现场目击日军暴行的记录。②这些档案记录证明并揭示出,日军从侵入上海开始就对中国人民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屠杀。档案所记载的50万中国平民被杀,正是“南京大屠杀”以及日本侵华战争中实行“三光政策”、屠杀数千万中国人的血腥“序幕”。 一、美国外交关系档案中日军暴行罪证 (一)致罗斯福总统密电内容与背景 “八一三”之后,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侵华日军在上海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三个月之后,日军以损失数万人马的代价才占领上海。日军在随后的作战计划和行动中,有预谋地将其侵略遭到的抵抗发泄到中国平民百姓身上。当时的日本首相近卫文麿曾叫嚣,“把中国人民打得屈膝投降,在于摧毁他们的意志”。对中国平民和俘虏的屠杀正是服务于打击中国军民的士气、进而“灭亡中国”这一目的。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中国首都南京的消息传遍世界。西方国家对这种公然的侵略较为冷漠,只是希望苏联出面挽救。此时,日本驻德国的大使在日军攻占南京的亢奋得意中向陶德炫耀日军的“战功”。这位大使,正是日后参与并协助东条英机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日本外务大臣东乡茂德。东乡所透露的“50万”,正是南京沦陷前日军在上海、苏州、嘉兴、杭州、绍兴、无锡、常州等地大肆屠杀的平民数。与此同时,为西方难民船只护航的美国军舰“帕奈号”(PANAY)在南京附近江面上被日军炸沉,这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艘被击沉的军舰。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此发表声明,要求日本进行赔偿。在密电中,陶德除了报告日军侵华暴行外,还就此表达了他对形势发展深深忧虑和对美国政府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就美国和英国方面而言,今天的这一犯罪证据及你们所做出的声明毋庸置疑地表明,不应指望这种暴行不会再次发生。这意味着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也将会以这种方式来对待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将会是多么悲惨结果。 如果要听我的意见,恕我直言,美国需要抵制日本。而英国应予合作以拯救自身。假使这还不能产生影响,美国海军应与几艘英国战舰向远东开进。如果这些行动导致墨索里尼威胁英国,但是我相信,意大利人民会拒绝与美国交战;德国也许会威胁将为了日本利益而采取行动,但德国人民将更加反对。这样战争将不会发生。因此我认为,您与国会能够再次拯救现代文明。这一机会相当于排除一场大战,而一再拖延则意味着民主文明的丧失。③
陶德密电影印件 然而,当日本公然侵略中国、纳粹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开始威胁欧洲的稳定时,美国正处于较为强烈的孤立主义的氛围中。奉行孤立主义在美国有很深的渊源和传统。1796年,华盛顿总统在离开白宫的告别演说中就告诫国人不要过多卷入欧洲的冲突与事务中,以免危及其自由平等的价值观。1801年,杰弗逊总统在其就职演说中更进一步宣布:美国“不与任何国家缔结纠缠的同盟”。两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都是奉行政治上远离国际事务、经济上积极参与商业贸易的对外政策。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总统胡佛曾否决了国务卿斯蒂文森关于反对日本入侵和建立伪满洲国的建议。为避免美国像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卷入新的战争,1936年8月31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中立法》。1937年4月29日,美国国会又通过新的《永久中立法》。而这一时期的美日两国正处于经济的合作伙伴关系:美国资本家需要利润,日本军阀迫切需要美国的资源。特别是在日军侵华战争初期,两国贸易往来密切,美国一直向日本提供钢铁原料、石油及用于制造军备的高强度钢材等大量战争物资。1938年,日本所消耗的战争物资有92%从美国输入,侵华战争头三年所消耗汽油有70%从美国进口。在外交场合,接受美国战争物资的日本甚至与美国有盟友的感觉。罗斯福在1939年1月4日对国会说过,美国现行的《中立法》,是“厚于侵略者而薄于被侵略者”的④。这正是美日关系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真实写照。甚至在“帕奈号”的事件上,美国也是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对日本提出赔偿账单时,仅是就军舰、人员损失计算,连额外处罚的要求都没有。 因此,尽管罗斯福总统曾提出了“隔绝侵略国”的号召,中国对日本的侵略行径也曾寄希望于美国和国联能够主持公道,但在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和国际上绥靖思潮的浓重氛围下,陶德的建议根本不可能奏效。据美国外交关系档案记载,“帕奈号”被炸沉后,美国驻日本、中国大使和驻上海领事与国务院往来电报频繁,但多是关于处理“帕奈号”事件的电报、外交备忘录。⑤在这种形势下,1937年12月29日,出于对绥靖思潮的无能为力和不满纳粹统治,陶德辞去美国驻德国大使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