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北岛(1949-)本名赵振开,文革时期参与“白洋淀诗派”活动,1978年底与芒克、黄锐等筹办地下油印刊物《今天》①,1979年春以《回答》将朦胧诗风带进大陆主流诗坛,为朦胧诗人的重要代表。1989年后,北岛漂泊海外,仍坚持以汉语写作,近年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北岛的创作,除了诗歌之外,1980年代中曾出版小说集,近年则有多部散文集问世。②学界的北岛研究,二十多年来历经“热-冷-渐温”的过程③,多以诗歌研究为主,探讨背景思想、文本技巧、作家作品比较等;至于小说和散文的研究,虽然许多文学史论著都论及北岛小说《波动》,也有专书在评论北岛其人其诗之外兼及散文④,但相较于北岛诗歌的研究,二者都还有可开拓的研究空间,因此本文聚焦于北岛小说,析论文本,探讨文风特色和时代意义。 北岛的小说创作,集中在1970年代初到1980年代中,以笔名艾珊、石默或本名赵振开发表,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第一部小说《波动》。这部中篇小说1974年完成初稿,以手抄本形式在知青间传抄,后经1976年和1979年两度修改,1979年先连载于《今天》第4-6期,并出版单行本,1981年初正式发表于《长江文学丛刊》。⑤评论者杨健表示,该小说是“反映这些知青处于乡村与大城市之间—小城镇—亚文化区的已知的唯一一部小说”,也“是‘地下文学’中已知的反映下乡知青情感生活的最成熟的一部小说”⑥。《波动》之后,因为创办《今天》缺小说稿,北岛又写过几部短篇,1985年结集为《波动》及英译本Bo Dong,由香港中文大学同时发行;次年,北岛又增补《幸福大街十三号》一篇,以“归来的陌生人”为题,由花城出版社印行,本文的论述即本此版本。关于北岛停止小说创作的原因,他曾在访谈中提到两点:一是创作环境的快速变化,他表示“那时没怎么看过小说,胆大,敢写。到了七○年代末开始,大量翻译作品出来,我一下子被震住了,觉得差距太大,干脆放弃。”二是个人气质风格的倾向,他认为“诗人和小说家是两种动物,其思路体力节奏以及猎物都不一样。”而散文创作则是他在诗歌与小说间的一种妥协。⑦ 在《归来的陌生人》中,除了中篇《波动》之外,还收有《在废墟上》、《归来的陌生人》、《旋律》、《稿纸上的月亮》、《交叉点》、《幸福大街十三号》等六部短篇。综观全集,在主题意识方面,该集呈现鲜明的时代色彩,与北岛早期诗歌的人道主义精神相符,其中多篇都以“文革”作为故事的重要切点,从不同角度叙述文革和诠释文革。在表现手法方面,各篇风格取材各异,清晰浮现北岛追索创新形式的路迹,不但可窥见其对西洋文学的借鉴,也开启“文革”后内地小说的写作趋势。在语言文字方面,北岛笔下的情境描写和心理刻画,往往透过情景交融延伸想象空间,字里行间浸润诗意,展现出诗人特有的敏锐细腻,充分显现个人的语言风格。 二、从悲喜到荒谬的“文革”叙述 1966年,中共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标志“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历时十年的文革浩劫,形成大陆地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文革结束后的文学,几乎都与文革背景相关联,甚至在‘文革’结束后三十年的今天,“文革”还不断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文艺作品中,成为中国社会特定年代的文化符码。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中,对“文革”的追忆、叙述、诠释等,在文学审美的背后,还担负着群体治疗的社会意义,是特殊而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如同许子东的论述:“这种有关文革的‘集体记忆’,与其说‘记忆’了历史中的“文革”,不如说更能体现记忆者群体在“文革”后想以‘忘却’来‘治疗’‘文革’心创,想以‘叙述’来‘逃避’‘文革’影响的特殊文化心理状态。”⑧ 小说集《归来的陌生人》的创作时间,跨越“文革”中到文革后的十年间,是中国社会对文革感受最强烈直接的时期,也是大陆文学叙述文革的高峰期,而当时文学造成的“轰动效应”,正体现出作者和读者透过“文革”叙述获得的抒解和共鸣,因此文革叙述自然成为北岛小说的重要议题,集中有关文革的故事,包括《波动》、《在废墟上》、《归来的陌生人》、《幸福大街十三号》四篇,篇幅近全集的七分之六。在这四部小说中,依创作时间的先后,亦即距离文革的远近,北岛对文革故事的诉说,呈现不同角度的诠释。这些作品藉由不同身份的视角人物,陈述文革遭遇,从《波动》的沉重压抑到《幸福大街十三号》的幽默嘲讽,不但显现作者个人疗愈心创的轨迹,也反映新时期文革书写的走向。 (一)知青爱情的悲剧—《波动》 《波动》原为文革时期的地下小说,今所见版本为1979年的定稿本,对照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所引述的故事纲要和部分文本,可知北岛在该小说正式对外发表时,修改调整了部分的意识形态和人物情节。在当时“文革”未远的政治氛围中,北岛下笔的克制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波动》颠覆文革主流文学的主题意识,如感情问题的铺写和存在价值的探讨等,仍清晰可见反叛威权、张扬人道的地下文学精神。 “波动”的涵义,来自男主人公杨讯生父林东平内心对情感的领悟:“感情的波动只是一时的,而后果不堪设想。”⑨全篇由情感波动引出三段后果不堪的爱情:一是林东平与杨讯母亲若虹婚外恋,生下杨讯,不但导致林东平的家庭失和,他还因若虹的托付,利用权势保释杨讯,导致敌对者的胁逼;二是萧凌与知青谢黎明相恋怀孕,谢得到机会回城念大学,临别前要求萧堕胎,萧不屑谢的行径,坚持未婚生女,独自承担一切;三是萧凌与杨讯两情相悦,林东平派人调查萧,发现未婚生女一事,萧被迫辞去工作,杨讯也因家里的安排调返北京,两人道别后,萧决定冒着风雨回农村看孩子,不料却被山洪吞噬生命,杨虽中途折返,打算回到萧的身边,但一切已无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