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以注释是学术性论文的基本范式和特点。中国现代文学特别是现代乡土小说也时常出现加“注”的现象。其实这并不奇怪。文艺性作品的加注并非自现代小说始,古代诗文中早已出现过这种情况。迄今为止,有关小说注释的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版本的差异,小说文本的注释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作家创作时所加的“原注”,我们可以将它视为创作的一部分。另一种则是编者所加的“编注”。在一般人眼里,不论是原注还是编注,其目的都是为了便于读者的文本阅读。当然,这种说法并不错。然而,“原注”同作家的知识结构、叙事修辞、文艺思潮乃至创作生态的关系常为人所忽视,它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更是编注较为单一的解读功能所无法替代的。这里,我们拟就作家的“原注”为对象,探讨与此相关的问题。 一 就中国现代乡土小说而言,小说“原注”的内容大都与民俗学方面的知识有关①。“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的民俗,在给异域读者带来审美享受的同时,客观上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作家主观上也不是要把自己的作品“藏之名山”,写成一个谁都不懂的东西。“原注”显然是作家针对文本解读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一种有别于主体叙事的文字。某些情况下,没有文本注释可能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和阅读兴趣。 可以看出,阐释、说明和补充是作家注释的基本目的,但并不是惟一的意义功能。这是因为,有些文本注释在解读的同时,因其修辞性的意义而具备了一定的审美功能,体现出作家多样化的艺术构思和叙事技巧。例如,茅盾对乌镇蚕事“禁忌”(《春蚕》)的注解,反映出祈求祥瑞的民间心态,小说文本显然不适宜安排这种非叙事性的成分。当然,最典型的要算吴组缃的《一千八百担》。作家别具匠心地将民间“求雨”习俗中有关“癞痢头孩子”的民间故事置于“原注”中进行叙述: 这位脾气好的菩萨,叫做“西风癞痢”。据说玉皇大帝是他的外公。外公派他一件有趣的差使:职司山乡地方的晴雨。每逢六月,也不知他是孩子气玩乱了心,还是其实做不得主,天老是一晴就晴上十天半个月,让太阳把田里土壤晒开裂,河水干涸到露出滩石;正要飞速地发长的稻稞,都变得垂头丧气,一天天萎黄。大家一看这情形急得要不得,照例先禁三天屠,表示向这位癞痢头孩子以及他的上司下属忏悔求情。还不下雨,村上人把锣一敲,邀上一百二百人,戴起杨柳圈,赤着脚,排成行列,火把,龙旗,香案,鸣锣放鳅,星夜跋涉三四十里乱石荆棘路,到承流峰顶的龙王潭里捉起一条雨鳅,虾,四脚蛇……或者什么的,总之是条“真龙”,供到这里龙王台山来。这是瞒住癞痢头孩子,贿赂恐吓他的下属的办法,如果仍然不下雨,那可不客气了:选几个粗壮汉跑到斗南山西风庙里由神座上把癞痢头孩子绑押到这里来,叫猛毒的太阳把他一头癞痢晒得出汗冒油。 众所周知,20世纪30年代,人物小说、性格小说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正格和路子。这一时期,作家对“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也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从叙事学角度来看,如果作家将“求雨”的介绍置于小说“环境描写”中,那么叙述视点、叙述时间极易造成叙事结构的混乱。而取消这一段文字,文本相应的关涉和乡土情调似乎又不能得到很好的表现。作家巧妙地采用注释的方式,既解决了小说整体结构的协调性问题,也为文本的阅读做了必要的补充。可见,小说注释并不仅仅局限于读者对小说文本的理解,也同作家的艺术构思与小说叙事存在密切的关系,是属于叙事修辞和技巧层面的问题。注释理应成为小说文本的有机部分。 作为环境的重要构成,中国现代小说的风俗画、风情画与风景画的描写,成为作家创作的重要审美维度之一,构成中国现代乡土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作为文化的历史和历史的文化,民俗是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最为感性的一面。因此,民俗描写体现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现代化、民族化的重要特征。注释对民俗事象的补充和说明,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乡土小说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 其次,“原注”为考察作家、文本和创作提供了可行性的研究视角,从中可以发现现代作家与中国民俗学的深刻结缘和良性互动。与编者添加的编注不同,“原注”大都产生于作家艺术构思和创作实践的过程之中,包含着丰富的创作意念和精神发现。因此,作家的创作视阈、创作心态、思维结构等等都可以从“原注”中寻出蛛丝马迹。第一,“原注”基本能够体现现代作家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注释的作品就没有写实的精神)。作家对乡土社会原生态的客观再现,必然涉及到乡风民俗,并对某些独特的民俗加以注解。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茅盾之于浙江,蹇先艾之于贵州,王实味之于河南,台静农、吴组缃之于安徽,罗淑、李劼人之于四川,萧军、端木蕻良之于东北,叶紫之于洞庭湖流域,周文之于川藏边地等等,作家对不同地域的民俗注解,直接反映出作家创作题材的广阔性,绘制了一幅完整而真实的中国乡土社会的全景图。第二,“原注”可以洞见作家民俗学知识结构与创作之间所形成的良性互动关系。作家从民俗生活汲取创作养料的同时,民俗文化也制约着作家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以方言为例,作家采用特定地域的方言作为小说语言材料,有助于营造特定的情境、氛围和艺术典型。同时,作为文化共同体的有机部分,方言习俗也体现出不同地域民俗群体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文化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