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华文文学成长之途中一直遭受着身份不明的苦恼。面对海外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华语语系文学之类的命名,困惑于无法选择之际,似乎又要遭遇釜底抽薪式的打击,“华人文学替代华文文学”之论又不期而至。应该说,“易名论”并非一个新鲜的提法。华文文学、华人文学之争由来已久,几乎伴随着华文文学诞生之始。上世纪90年代初,除明确主张两者之别的主流观点之外,刘以鬯、饶芃子、杜元明等学者试图以广义的华文文学(表现华族文化的文学)来包含华人文学。①近年来,情形似乎发生了某种转机,主张华文文学易名的呼声,从海外到海内遥相呼应,渐成合流之势。海外华人学者梁丽芳、王灵智、赵毅衡等,纷纷主张打破语种界限,开放边界,将华文文学的研究视野扩大到华人文学。②与此相应的是,许多大陆学者亦认为,“从华文文学到华人文学是历史的必然”。“华文文学是一种代表华人文化的文学。”③伴随理论上的呼吁,华侨大学(1991)、复旦大学(2002)等高校相继成立了华人文学/文化研究机构。“语种的文学”、“族性的文学”似乎形成了二元对立、彼消此长的格局,是何种力量让华人文学重现生机、呈现咄咄逼人之势呢?毋庸讳言,华人/华裔的非汉语文学的异军突起,特别是汤亭亭、程抱一、哈金等作家获得所居国主流社会的承认,成为倡导华人文学的最大理由。另一方面,美国华裔/亚裔文学研究从学科命名和批评范式上,无疑提供了学理层面的最直接支援。 需要澄清的是,本文并不怀疑华人文学命名的合法性及研究价值。实际上,在华人文学/华文文学的研究领域,如钱超英的澳洲新华人文学研究、吴奕锜的北美新移民文学研究、王列耀的东南亚华人文学研究、尹晓煌(美)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均是学界有目共睹的重要收获。本文只是对“华人文学替代华文文学”的命题发生兴趣,追问其何以可能?揭示其不可忽视的局限。 华人文学的复杂面相 学界一般认为华人是族性的概念。由于对其内涵存在不同的理解,造成了表述上的模糊不清,导致以写作主体为命名依据的华人文学的边界出现分歧。综合来看,目前对“华人”一词存在三种界定:一是特指东南亚华侨和华族之间的过渡身份及其后裔;二是指称中国本土以外具有中国血统身份的人,包括土生华人、华侨、华人、华裔四种身份;④三是泛指世界上(包括本土在内)具有中国血统的身份的人。⑤如果对照《现代汉语词典》中“华人”词条的义项:①中国人。②指取得所在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外国公民。⑥上述三种界定,范围上虽有大小之分,似乎均有存在的依据。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华人”一词亦是历史性的建构物,有古代义、近代义和现代义之分。古义与“夷”相别,作为汉族的别称。近代以来,范围扩大为满汉民族共同体,与“洋人”对称,引申为中国人。民国以后,中国已基本不用“华人”一词。二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赋予了其新的意义,特指那些原为华侨但取得侨居国国籍者,也包括他们的后裔。⑦在历史的语言流变中,面对不同的他者,华人的定义发生了变化。正是强调与华侨/中国人的国家认同的差别,华人才获得了现代汉语中的新义。因此,把“华人”等同于“中国人”,在东南亚华语中差不多属于“语言禁忌”,也不为华人学研究界所接受。以作家国籍来区分,华侨文学和暂居海外的留学生文学/新华人文学,似不应归属华人文学的版图。但这明显不符合华人文学研究的现状。由此可见,华人文学的学科边界只是相对的暂时性约定,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区分。 对于华人文学是否涵盖中国(人)文学,同样出现两类情形:一是狭义的中国本土以外的华人文学。此提法以大陆学者居多,如“以文学主体—华人作为想像的依据,包括了华文创作和非华文创作,是世界华文文学中的非中国部分。”⑧另一种则是广义的全球性的华人文学。此提法以欧美华人学者居多,如赵毅衡将华人文学分为三个区域:大陆台港澳;新马等东南亚国家;真正的流散社区。⑨ 在共同倡导“易名论”的背后,狭义和广义的区分却意味着海内外学者不同的策略。我们认为,狭义的华人文学主动回撤边界的姿态,恰恰反映出学科建制上的考虑。众所周知,大陆的华文文学研究一直寄居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从最初的港台文学、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的确立,逐渐形成了目前的学科框架,由中国文学的台港澳部分和海外华文文学两个部分构成。饱受成长焦虑的华文文学,要在现当代文学他者化的镜像中确立自我,对华文文学实施合理化重组,自然成为头等大事:收编华人非汉语文学,让台港澳文学回归中国文学。收放之间重构了全新的华人文学版图,凸现地域上的非中国化,语种书写上的多样性,以此宣示与中国文学的差异。海外学者显然没有顾及大陆学界的良苦用心,只是发现华人外语文学中“不容忽视的中国性”,强调华人/华裔对中华文化的根性认同。 如不斤斤计较于定义的准确与否,两种分类其实表达了某种共识: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中,试图囊括散居世界各地的华人文学书写,建构“文化中国”的总体文学图像。学界往往借助于韦伯的“原生式”民族认同模式,或是依据生物学的指标(血缘、肤色、族性),或是参照文化的维度(中华性、中华文化),来设定华人身份。散居世界各地的华人不分国籍、性别、阶层、语言和宗教信仰,共同以“龙的传人”、“炎黄子孙”的共同身份,构筑跨国性的中华民族/华族“想像的共同体”。Chineseness(中国性/华人性)则合法地成为整合华人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不同语种书写的内在依据。